
蘋果滯銷,產地價格跌半,為何寧波人“沒感覺”?
記者走訪甬城水果市場發(fā)現,從今年一季度蘋果銷售的數據看,其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但總消費額變化不大。隨著市民的口味越來越高,消費最多的是中高檔蘋果。□記者 鄭曉
今年寧波人吃蘋果便宜三成多
“瞧一瞧來看一看,蘋果便宜賣!”最近,細心的市民會發(fā)現,在一些小區(qū)門口或馬路邊,總會有開著卡車的商販熱情地叫賣蘋果。
“3.5元/斤,吃蘋果比吃蔬菜便宜。”昨天,在興寧橋一路口,一馬路商販把蘋果放在顯眼的位置吆喝生意,他說今年海鮮、豬肉、蔬菜樣樣漲,唯獨蘋果“便宜賣”。
記者走訪甬城水果店發(fā)現,蘋果的零售價格因產地、品種、品質和賣相不同,價格也相差懸殊,最低的約3.5元/斤,最高的12元/斤。
而在寧蔬果品批發(fā)市場,其中整箱批發(fā)折算成均價約1.5元/斤,大路貨的在2.5元到3元之間,而最高的批發(fā)價則要8元/斤。
“蘋果產地收購價差不多比去年便宜一半,但運輸費等其他成本漲了一些,所以寧波市場銷售的蘋果總體來說,比去年同期便宜約三成左右。”業(yè)內人士就寧波蘋果批發(fā)環(huán)節(jié)給記者進行了市場分析。
“零售總體來說,大約便宜三到四成,像我店里賣得比較好的是批發(fā)價3元多的,而去年同樣品質的要賣5元多。”在姜山開蔬菜水果店的一小老板告訴記者,由于蘋果比黃瓜便宜,不少市民都會順道捎點回去。
市區(qū)中高檔蘋果受寵
“都在說蘋果價格跌了一半,我怎么感覺不到?”在寧波某機關上班的羅師傅喜歡吃蘋果,從去年開始就聽說蘋果便宜了,可買蘋果時還是挺貴的,動不動10多元/斤。
在國外不少地方,高檔水果是作為奢侈品的,而大路貨的水果則作為蔬菜消費的,這一消費特點,現在寧波市場也有所體現,像一般性的蘋果價格雖然便宜,但銷路不好,基本上都銷往周邊農村市場,城區(qū)水果店老板都進等級較好的蘋果。
“我們店內賣得最好的是8元/斤和12元/斤的中高檔蘋果。”在業(yè)界有“水果大王”之稱的柯劍飛水果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比較便宜的是大路貨蘋果,中高檔的蘋果市場價格變化不大。
記者比較2010年到2015年寧蔬果品市場蘋果年銷售發(fā)現,作為四季水果的蘋果,不僅年年取得銷售冠軍,而且銷售年年遞增,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的銷售量分別為7.87萬噸,9.48萬噸,10.64萬噸,11.94萬噸。而從2016年第一季度和2015年第一季度相比較,寧蔬果品批發(fā)市場蘋果量增遞了24%,但總消費額變化不大。
“蘋果的品種現在多達十多種,價格從1元多/斤到8元/斤,從寧波市場來看,銷售最好的是中高檔蘋果,好的時候每天要賣掉好幾萬斤。”崔偉巍是寧蔬果品批發(fā)市場蘋果批發(fā)專業(yè)戶,分析寧波蘋果消費特點時,他認為寧波人吃蘋果越來越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