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西:糾結的“二師兄”

       日期:2016-07-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7    

    圖為市民在省城一家菜市場選購豬肉

      進入7月,很多人期盼下半年能有一種新的生活狀態。“二師兄”也是如此。

      據農業部相關統計信息顯示,7月5日,山西省生豬價格為每斤9元,相較一個多月前下降了1元。豬肉價格也有小幅下降,零售每斤約15元,批發每斤約11元,平均下降1.5元。

      身價從貴得“飛天”到小幅下跌,“二師兄”似乎開啟了它的生活“新狀態”,但這對養殖戶和消費者來說卻未必是好事。

      生豬落價,補欄面前“進退兩難”

      從2015年開啟新一輪上漲通道至今,生豬價格終于開始回落。

      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監測數據顯示,6月最后一周,國內生豬出欄價格每公斤21.12元,比前一周下跌0.13元,創今年以來生豬出欄價格新低,走勢出現拐點。

      但價格拐點與養殖增長點并不匹配。

      生豬落價,不少養殖戶卻并不興奮。一個多月前曾接受記者采訪的太原養殖戶岳東,此時正在糾結。“(生豬價格)能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跌1元,誰知道接下來還會不會大跌?這并不值得高興啊,倒是該擔心才對。這種變化,不敢補欄,也不能補。”

      同岳東一樣的養殖戶還有很多。業內人士也認為,生豬價格回落并不代表補欄的好時機到了。

      山西明一牧業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李先生告訴記者,本輪生豬價格下跌不外乎是供應量增加的結果,一方面前一段高企的豬價促成了部分養殖戶的補欄行為,另一方面,夏季受各大學校放假影響,豬肉消費量也有小幅下降。此外,5月以來進口豬肉數量的增多,也使得市場投放量加大。但這些因素都不足以打破“豬周期”的魔咒。

      相比市場銷售人員和專家,養殖戶更有“觸及靈魂”的經驗。

      榆次得天緣種豬場的負責人表示,目前的生豬行情使得養殖戶為了多賣點價錢,推遲豬的出欄時間,并不會增加養殖戶對市場的信心。因為經歷一段高漲后,生豬價格一定會有一個階段的跌勢,只是跌多少的問題,大量補欄幾乎百分之百賠錢。

      既然補欄賠錢,賣豬總行了吧?可是落價的趨勢之下,誰愿意做“出手就賠”的買賣?更糟糕的是,6月以來,國內飼料價格大幅上漲,養肥的豬不出售,增高的養殖成本將無人負擔。

      令人郁悶的事一件件砸下來,養殖戶們實在進退兩難:賣豬覺得不甘心,買豬又怕虧錢。

      生豬落價本是好事,卻帶來了“兩難”的選擇。在相關部門和業內專家眼里,目前仍處于相對高位的生豬價格“有利于提高養殖場戶經濟效益、調動養殖場戶積極性”。

      可在養殖戶這里,生豬價格回落的背后是豬糧比的下降及養殖風險的提高,所以,養殖戶認為,當前觀望仍是最佳選擇。

      肉價下跌,吃肉卻仍是“選擇題”

      伴隨著生豬價格的回落,豬肉價格也開始小幅下跌。

      全國方面,農業部等多部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國內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白條豬出廠均價約為每斤13.5元,市場上豬肉零售價每公斤已基本回落至25元左右。

      山西方面,省商務廳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數據顯示,6月第4周,省內豬肉零售均價與環比下降0.27%。太原市物價局對省城10個超市價格監測數據也顯示,截至6月底,太原超市豬肉價格為每斤18.05元,環比下降0.05%。

      豬肉價格的回落,主要取決于消費量的回落。但消費量的回落并不代表大家“不想吃肉”了,相反,是“吃不起肉”。

      “貴!還是貴!16元一斤和15元一斤有什么差別?我總不能為了多省點錢,一次買100斤豬肉回來!”在太原九州農產品批發市場,前來買肉的市民鈕成志先生似乎對當前的肉價很不滿。

      雖然豬肉價格環比下跌,但相比去年同期,仍保持在高位運行。按每個家庭每周消費5斤豬肉計算,市場上消費量比較大的五花肉,每斤15元的價格絕不“親民”,二十幾元一斤的里脊肉和排骨更會成為“輕奢品”。從這個層面放大看,豬肉每斤1元的跌幅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此情此景,不少消費者只能選擇“少買豬肉”,或者購買魚類、禽蛋類作為替代消費品。

      豬價波動,“二師兄”的明天會如何?

      起起落落,“二師兄”的身價無論怎么變,都逃不開“豬周期”的魔咒。

      李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生豬養殖市場以散戶養殖為主,供應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旦遭遇養殖波谷年或瘟疫爆發年,次年豬價就會大幅波動,不僅會導致養殖戶和消費者利益受損,更會拉低整個市場的信心。

      今年就是如此。

      面對波動的豬價,上半年國內多地采取了投放儲備肉的方法調控,甚至進口了數十萬噸的豬肉。但是這些措施似乎都無法徹底破解“豬周期”。“二師兄”的明天,仿佛依然在漲漲跌跌里晃悠。

      “豬周期”真的難破嗎?“二師兄”是否注定要面對大起大落的“豬生”?

      采訪中,從養殖戶到業內專家,多方都提到了“豬周期”其實能破解:采取集約化、規?;?、現代化養殖,合理控制養殖風險,降低養殖成本,完善價格保險,是“豬周期”破解的好方法。但這恐怕還需要長期的完善和建設,未來一段時期內,在生豬存欄量沒有大幅上升前,豬肉價格恐怕還難以預測。

      雖然“二師兄”明天的“生活狀態”難以預測,但眼下豬肉價格的下跌,還是有一定好處的。招商銀行經濟師閆女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豬價回落的趨勢將有利于抑制CPI上漲速度,而導致能繁母豬存欄量上升也將進一步保證2017年生豬的出欄量,從而降低業內對明年CPI上漲的擔憂。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