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市場上不同品種的泥鰍價格走向有所不同,廣東地區臺灣泥鰍近期缺貨價格上漲,而長江沿線降雨量非常大,導致野生泥鰍上市量很大,價格比較便宜。臺灣泥鰍上市量估計要到中秋節前后會增加一些,而等到夏天過去或者說這一波連續降雨過去,野生泥鰍上市量也可能有所減少,市場價格有所反彈。
廣東地區臺灣泥鰍養殖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其中像江門等地因為塘租稍微便宜一些,養殖臺灣泥鰍的人要更多一些,這兩年對蝦養殖成功率不理想,養殖戶信心受損,臺灣泥鰍成了對蝦養殖戶轉養的重要品種。據臺灣泥鰍收購商梁東成介紹,在江門一帶,由于夏季高溫帶來的病害問題給臺灣泥鰍養殖戶帶來很大的困擾,所以不少養殖戶會在高溫到來之前賣掉臺灣泥鰍,投放對蝦苗養一茬,一百天左右的時間養一茬對蝦,到了溫度低點的時候再養臺灣泥鰍,還有一部分堅持常年養殖臺灣泥鰍的人,也會在高溫到來之前賣掉一部分臺灣泥鰍,降低池塘的養殖密度,降低病害發生的風險。從時間上來看,每年農歷七月以后到中秋節前這段時間,是養殖戶投放臺灣泥鰍苗比較集中的一個時間段,差不多養到春節前后就能上市,陸陸續續賣完這批泥鰍,可以再放一批泥鰍苗接著養,或者投放對蝦苗,實現泥鰍對蝦輪養的模式。
由于4-6份這段時間陸陸續續出了不少泥鰍,近期江門地區臺灣泥鰍的存塘量不大,15條以內的數量尤其少,這是進入七月以后臺灣泥鰍漲價的直接原因?,F存的泥鰍規格主要集中在30-60條左右比較多,估計再過個把月的時間,存塘的這些泥鰍規格會有明顯提升,上市量也會增加。近期江門地區的最高氣溫都維持在35度,連續的高溫晴天導致發病情況增加,比如水溫升高、水質惡化導致的爛身病等等,如果養殖戶在前期沒有先出掉一部分泥鰍降低密度,發病會更嚴重一些。連續高溫天氣,池塘上方安裝遮陽網的效果會不錯,有的養殖戶甚至安裝了雙層遮陽網,這樣的塘口病害會少很多,不過仍然有養殖戶沒有認識到遮陽網的好處,平時塘口管理不細致不到位,病害難免會多一些。
今年開春,江門地區不少人看好臺灣泥鰍的養殖前景,導致很多人繁殖臺灣泥鰍,所以今年上半年臺灣泥鰍苗供大于求,價格比往年要便宜,不少育苗戶繁育出來的泥鰍苗不好賣,干脆就自己養殖,密度也比往年要高。農歷七月馬上就要到了,新一輪的放苗也會開始,從這兩周江門臺灣泥鰍苗的走勢來看,苗價有所上漲,估計后期苗價還能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今年的情況和往年會有區別,主要就是因為今年江門一帶頭造對蝦養殖成功率比去年同期要好,去年的時候蝦農信心嚴重受損,臺灣泥鰍養殖利潤不錯,不少蝦農直接轉養臺灣泥鰍,今年對蝦養殖成功率不錯,秋天繼續養殖對蝦的肯定大有人在,估計今年秋天臺灣泥鰍苗的投放量不會有去年多。
從長三角市場的情況來看,南方來的臺灣泥鰍少了,而本地野生泥鰍因為下大雨,上市量很大,直接導致上海杭州等市場臺灣泥鰍價格上漲,本地野生泥鰍跌價,尤其是黃泥鰍價格跌的比較厲害。據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泥鰍批發商尹詩介紹,一斤5-6條臺灣泥鰍批發價格是13.5元/斤,一斤10條臺灣泥鰍批發價格是12元/斤,一斤15條臺灣泥鰍批發價格是10元/斤,一斤20-30條臺灣泥鰍批發價格是10.5元/斤,一斤40-50條臺灣泥鰍批發價格是10元/斤,而上市量最大的四五十條的本地野生泥鰍只有9-10元/斤。以前東北溫度升高之后,價格便宜的東北野生泥鰍會大量進入長三角市場,而最近這段時間長江黃河流域降水量很大,野生泥鰍上市量大,價格便宜,平均收購價格只要六七左右,東北泥鰍沒有價格的競爭優勢,最近發貨量很少。
今年長江黃河流域發大水,不少池塘都被沖掉淹掉,六月底到七月上旬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四省靠近長江的地方都受了洪災,七月份這段時間山西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低降水量也非常大,有些地方一天下的雨抵上去年一年下的雨,對水產養殖業造成的破壞性非常大。像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泥鰍養殖比較集中的地方,養殖戶損失很大。和其他受損的品種一樣,入秋以后泥鰍的上市量肯定會肯定要少于往年,尤其是入冬以后,南方臺灣泥鰍運輸量減少,長三角市場泥鰍貨源只能靠長江沿線省份支撐,估計從下半年開始,泥鰍價格只漲不跌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