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多汁的楊梅是當下寧波人最喜歡的水果。不過連續降雨,導致余姚、慈溪等地不少剛成熟的楊梅成落果,口味也變淡了。
楊梅剛熟遭遇降雨損失不小
眾所周知,楊梅采摘季最怕暴雨來襲,果實既易掉落又易腐爛。最近時不時有大雨來襲,可把不少喜愛楊梅的“吃貨”急壞了。
這幾天,本是楊梅采摘的好日子。可不少梅農卻只能“望樹興嘆”。“這幾天楊梅陸續成熟,但一直下雨,也沒有日照,這導致品質會有所下降。”余姚梁弄的一位梅農李東妹抱怨說。
“本來今年是楊梅生產的‘小年’。令人措手不及的是,連續降雨,使正處于成熟期的楊梅遭受‘滅頂之災’,實在可惜了。”慈溪等地的梅農心疼不已。由于去年楊梅座果率普遍較高、掛果多,導致今年楊梅樹掛果量普遍減少。今年慈溪、余姚等地的荸薺種楊梅產區普遍出現掛果量減少的現象。“具體的損失現在還無法估算,如果繼續降雨,成熟的楊梅持續減少,或會影響到本周末的采摘游。
除了慈溪、余姚,鄞州、奉化等地的楊梅也受到了影響。東錢湖小普陀蓮花岙楊梅基地的負責人也表示,“這幾天楊梅陸續成熟,既要適量的雨,也需要太陽的暴曬。如果下雨再持續幾天的話,估計損失會越來越大。”
記者了解到,此次受影響的主要為早熟品種荸薺種楊梅。該品種占寧波市楊梅種植面積一半以上。而再過一周就要上市的東魁楊梅以及烏紫楊梅等還沒有完全成熟,影響較小。
楊梅銷售成本上漲或影響價格
“楊梅都被雨水淋濕了,必須得用風扇吹干了才能包裝,不然容易爛掉,而且還會影響楊梅的味道。”慈溪橫河鎮的梅農告訴當記者,“慈溪不少梅農需要及時快遞楊梅,但是濕潤的楊梅并不能馬上進行包裝,不僅包裝時間延長了,也增加了成本。
“樹上幸存的楊梅,由于經過雨淋,也賣不出好價錢。成熟期的楊梅連續吃水,不容易保鮮,口感不甜,質量也會有所下降。”慈溪匡堰鎮的梅農告訴記者,其實在這次大雨之前已搶先上市一批楊梅,雖然個頭不是很大,但時間趕早,也算賣出了合理的價錢;而暴雨讓近期楊梅的含水量比較高,這樣的楊梅保存時間會變短,而且甜度下降,收購商知道梅農急于出手,普通楊梅價格的波動會增大。
“楊梅是比較嬌貴的水果,落果后的楊梅就不能銷售。”梅農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被暴雨打落的楊梅,只能自己回收或者賣給加工廠做楊梅汁或楊梅蜜餞。
部分梅農給楊梅買了保險
記者了解到,去年起,余姚慈溪等地的梅農在每年的采摘期前給自家的楊梅買一份楊梅采摘期降水指數保險。
楊梅采摘期降水指數保險是保險公司結合寧波氣象條件和市場需求開發的氣象指數型農業保險產品。根據保單,當楊梅采摘期間因降雨達到保險責任標準時,保險公司將對楊梅果實的損失進行賠償。
據太平洋產險寧波分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余姚、慈溪是我國著名的楊梅之鄉。當前,楊梅種植面臨的最大自然風險就是持續降雨,雨量及持續時間能比較準確地衡量楊梅生產的經濟損失,這為氣象指數保險提供了直接有效的賠付設計基礎,災后理賠無須逐戶查勘定損,既節省人力物力,也為參保農戶提供了方便。同時,保險賠償與農戶當年實際的收入損失無關,原則上提供的是生產成本類保障,有效提高了險種可操作性、覆蓋率和參保農戶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