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青島:豬肉“身價”躥高近兩成 生豬存欄減少是主因

       日期:2015-08-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06    
       往年到了夏季,豬肉消費進入淡季,“疲軟”是主基調。今年一反常態,價格不跌反漲——7月份,島城豬肉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19.9%,與上月相比上漲12.6%。
     
      “前幾天賣十五塊錢,今天這不又漲了五毛。”在市南區龍口路邊一家農貿市場里,市民王秀珍向賣肉的攤販說道。
     
      身為全職家庭主婦,王女士幾乎每天都要逛菜市場,近段時間,她敏銳地察覺到了豬肉價格一直在上漲,“一個多月前,這種腱子肉差不多也就十二三塊錢一斤,現在幾乎沒有低于十五塊錢的了。”
     
      對于王女士的無奈,肉攤老板高師傅也只能做出:“進價漲了,往外賣的時候自然得漲價”這樣的解釋。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往年到了夏季,豬肉消費進入淡季,“疲軟”是肉價的主基調,而今年豬肉價格不跌反漲,著實打了一場“翻身仗”。這一點正印證了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發布的數據:今年7月份,島城豬肉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19.9%,與上月相比上漲12.6%。
     
      “肉價一天一個樣”
     
      “差不多從五月份開始,感覺到了價格明顯在上漲,一天一個樣,漲得快的時候,價格標簽一兩天就得換一次。拿前肘來說,去年這個時候賣八九塊錢一斤,今年賣到十三四塊。”嶗山區桐嶺路上一家小型超市的肉攤老板告訴記者,“我記得很清楚,五月份有兩三天每天漲一塊錢,很多來買肉的老顧客覺得最近肉貴了不少,銷量比漲價前也降了一些,十二三塊錢時,我這兒一天能賣一百多斤,現在漲到了十六七塊錢了,一天少賣二三十斤。”
     
      青島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和城陽蔬菜批發市場數據顯示,從5月1日至8月1日,豬肉(白條豬)的批發價格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最低價每公斤22.2元,最高價達到每公斤25.8元,漲幅超過16%。
     
      豬肉漲價可以由零售終端追溯到生產端。平度市是島城生豬供應的重要來源地,該市三德良食品有限公司經理鞏學濱長期從事生豬養殖、屠宰、分割、銷售業務,他對豬肉價格走勢了然于胸:“四五月份開始有點漲,從六月份開始毛豬價格天天在漲,雖然有過小幅回調,基本上保持一天漲一兩毛錢;去年同期毛豬出欄價是7塊錢一斤,今年春天是六塊五一斤,現在九塊多一斤,豬糧比從六比一漲到了九比一。”
     
      成本沒漲,存欄量減少
     
      關于豬肉價格上漲,市民一直有疑問,是不是生豬飼養成本上漲了?
     
      對此,平度市蓼蘭鎮勝利村養豬大戶段香彬給出了否定的解釋。他給記者算了這么一筆賬:當地主要飼養的是外三元品種豬,生長周期在六個月左右。期間,生豬由三四十斤長到二百二十斤左右出欄上市。養豬主要的成本包括喂飼料、養母豬費用、打疫苗、人工、水電等,一只生豬每天需四至六斤料,費用約在五到六塊錢,一個周期下來約為一千塊錢;飼養母豬的費用攤到生豬身上,約為二百五十塊錢;疫苗費用約為五十塊錢;人工費等約為六十塊錢;屠宰價格四十多塊錢。這些成本維持在1400塊錢左右,基本上是固定的,雖然人工漲錢了,但現在飼料(玉米(2038, 11.00, 0.54%))價格每斤跌了兩毛錢,所以說成本并沒有增加。
     
      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監測數據給出了豬肉漲價的原因——生豬存欄量大幅下跌,導致供不應求。截至6月末,全市生豬存欄量176.21萬頭,比去年減少5.5%;能繁母豬18.61萬頭,比去年下降5.1%。7月底,青島四市生豬存欄226.5萬頭,同比下降5.8%,導致市場供應緊張。“有的養殖戶存欄量減少了三成。”段香彬說道。
     
      生豬存欄量為何減少?畜牧行業相關專家分析說,前期,豬肉價格持續低迷,養殖戶養一頭肥豬平均損失三、四百元,為減少損失少喂飼料,很多養殖戶在豬未達到出欄體重(190—240斤)甚至剛過百斤時就賣掉;有的養殖戶甚至把用來生產的老母豬賣掉,導致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冬季小豬存活率相對較低,因此到夏季出欄量就少。再就是目前行情好,有不少養殖戶“捂欄”,生豬達到標準體重也不賣,待賣高價。
     
      此外,青島生豬協會分析,青島進入旅游旺季,餐飲行業對豬肉需求量增大,或許是豬肉價格上漲的又一推手。
     
      肉價短時間內難下降
     
      “前兩年,豬肉價格上不去,咱們養殖戶就一直處在保本或者是虧損的狀態,大約持續了兩年,現在價格上來了,而且漲得很快,可以把以前虧得本補補了,但不知道能漲多長時間。”養殖戶段香彬說。
     
      “一年掙,一年賠,一年保本”,是段香彬這樣的生豬養殖戶普遍認同的一條規律,也被稱為“豬周期”。
     
      “這輪豬價上漲,是前期市場價格長期低迷、養殖戶虧損后的產能大幅度調整引起的,具有恢復性和補償性特征,是市場機制合理作用的結果。”農業部門相關專家說。豬肉價格上漲刺激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增加,供給增加造成肉價下跌,肉價下跌打擊了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短缺,供給短缺又使得肉價上漲,周而復始。像這種“掙錢扎堆增產,賠錢集中減產”的情況屬正常現象,供求關系直接反映到市民餐桌上的,就是價格的漲跌。
     
      “雖然近期豬肉價格有所回升,不少養殖戶在補欄,但是之前肉價造成能繁母豬存欄量減少,另外也需要較長養殖周期,生豬需求大于供應的情況將暫時維持一段時間,豬肉價格短時間內應該不會下降。”畜牧行業相關人士分析說。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