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來,齊齊哈爾居民明顯感到豬肉價格大幅攀升,并且一直居高不下。11日,記者通過走訪東北大市場和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雅爾塞鎮生豬養殖戶后了解到,本輪豬肉價格上漲是由于市場生豬供給量減少造成的,屬于市場正常調節行為。對此,相關部門提醒,雖然近期豬肉價格堅挺,但是養殖戶不要盲目補欄增欄,以免“一擁而上”,由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不利于生豬養殖行業健康發展,同時也不利于市場價格的穩定。
10時許,記者在東北大市場豬肉攤床看到,豬肉市場價格相對平穩,基本維持在每公斤30元左右,漲幅明顯減少。一位賣豬肉的業戶告訴記者,中秋節、國慶節快要到了,這些節日都屬于豬肉消費的傳統旺季,因此節前價格出現回調的可能性很小,甚至還會看漲。但雙節過后,隨著傳統消費趨勢和新出欄生豬入市等因素,預計價格會逐步進行回調,不過具體能達到什么價位,還要看生豬市場整體情況而定。
11時許,記者驅車來到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雅爾塞鎮,深入生豬養殖場進行調查采訪。雅爾塞村哈雅屯的嘉合豬場是馬曉耕夫婦于2010年創辦的,現在養殖場生豬存欄70多頭,既經歷過2011年的豬價高峰,又經歷過2013、2014年的價格低谷。養殖場場長馬曉耕告訴記者,周圍很多養豬戶都是在前兩年低價時賠錢,“沒挺住”逐漸退出了生豬養殖,養豬的少了,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這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自5月中旬開始,他就明顯感覺到生豬銷售市場旺盛起來,原先每公斤10元的生豬價格,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漲到了17.6元。按照平均110公斤時出欄,扣除養殖的人工、飼料和水電等成本,每頭豬的純利潤在1100元左右,如此“暴利”在他養豬的這些年中還是頭一回碰到。他同時還表示,賺錢了大家自然高興,但更希望生豬能有個穩定的市場,別大起大落,哪怕每年少賺一些,能長期保持就好。
記者隨后又趕到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雅爾塞鎮鑫港種豬場。記者在這里了解到,豬肉價格的上漲,讓養殖戶補欄意愿增強,補欄需求的加大,助推了種豬市場旺盛。鑫港種豬場建場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主要從事種豬繁育和銷售,場長李寶君告訴記者,他們出場的種豬價格在3月份時還維持在2200元左右,到6月份時就已達到2500多元。
記者查閱國家統計局齊齊哈爾調查隊統計數據發現,7月份齊齊哈爾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4%,與全省持平,比全國低0.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26.9%,拉動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0.81個百分點,成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的主要推手。
從全國層面看,本輪豬肉價格上漲,齊齊哈爾并非個例。據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3月下旬以來全國范圍內豬價持續上漲,并在7月達到高峰。全國480個重點縣集貿市場生豬價格每公斤17.05元、豬肉價格每公斤26.1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25.1%和17.9%。而影響價格變動的直接原因,就在于一段時期內生豬出欄減少和仔豬價格翻倍。
2011年初豬肉價格開始上漲,養殖戶見養豬效益好,紛紛擴大養殖規模,導致生豬市場供過于求,豬價于當年7月份達到每公斤29元的最高點后開始回落,并始終保持在低價位區間波動。生豬價格的持續低迷,讓部分養殖戶對后市價格看淡,出于避險心理拋售生豬。盈利時“一窩蜂上”,虧損時“一窩蜂撤”,使今年生豬市場供給量大幅減少,從而導致豬肉價格的持續攀升。
本輪豬價上漲主要是前期市場價格低迷、養殖戶虧損后的生豬出欄量大幅下降所致,而豆粕、玉米等生豬養殖中主要的飼養成本價格持續走低,也從客觀上抑制了豬價上漲的動力。在市場機制的自然調節下,豬價上漲并不具備長期性,市民對此不必過分擔心。在本輪的價格上漲中,最直接的受益人群當屬生豬養殖戶,不過依照市場規律而言,養殖戶近期要多注意市場行情,在注重科學飼養管理的同時,也要擺正心態,適度壓欄,分批次適時出欄降低后市未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