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消費旺季因素推動以及高溫天氣抑制產蛋率影響,供給偏緊預期曾一度令國內雞蛋期貨表現出強烈的抗跌性,主力1601合約多頭背靠3900元/噸進行頑強抵抗,并多次上試4000元/噸壓力。
不過,筆者認為,隨著雙節備貨行情結束以后,終端消費將轉入淡季,加之氣溫回落和養殖戶利潤偏高,未來雞蛋供給壓力會顯著提升。在供需格局逐漸轉向寬松的背景下,昨日雞蛋主力1601合約期價已破位下行。
備貨行情結束,消費轉入淡季
國內雞蛋消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而言,從重大節日前一個多月開始,需求企業和貿易商便會啟動采購模式,從而形成規律性的需求旺季景象。目前距離9月底的中秋和10月初的國慶雙節,剩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而下游需求方已在8月20日至9月10日集中采購雞蛋。換言之,雞蛋備貨行情已然結束,加之市場提前消化掉這一利多預期。因此,未來隨著雙節的臨近,蛋價將失去消費預期支撐轉而面臨回落。
此外,往年數據顯示,蛋價通常在9月上旬達到全年最高點,而后走勢將呈現穩步回落特征。據芝華數據監測,9月11日國內雞蛋價格就已經出現轉勢跡象。其中,浙江、廣東和上海地區現貨蛋價均出現大幅下跌態勢,并且走貨量放慢,貿易商紛紛看淡后期價格。由此預計,在終端需求轉入季節性淡季的背景下,蛋價將難以擺脫回落趨勢。
飼料成本偏低,補欄前景樂觀
從成本角度而言,雞飼料兩大構成部分——豆粕和玉米價格走勢始終偏弱。一方面,新季玉米上市沖擊市場;另一方面,豆粕價格上漲動力欠缺。近期美國農業部公布的9月供需報告顯示,美豆單產上調至47.1蒲式耳/英畝,而總產量則增加1900萬蒲式耳。這進一步確定了今年美豆豐產的預期,從而再度打壓市場做多豆粕的積極性。
綜合來看,未來玉米和豆粕價格仍將維持偏低水平,雞飼料難有上漲空間。而蛋價則處在相對高位,養殖利潤仍然可觀,蛋雞出現大幅淘汰的可能性很低。加之秋季是蛋雞補欄的高峰期,預計后期在產蛋雞存欄還會繼續增加。
未來供給增加,蛋價悲觀主導
除了農戶補欄積極性較高會導致后市雞蛋產量壓力大增外,從當前國內存欄蛋雞日齡來看,也凸顯后期在產蛋雞數量增加所帶來的供給沖擊。芝華數據監測顯示,當前蛋雞存欄維持“年輕化”格局。其中,蛋雞在180—270天的雞齡占比最大,而500天以上的雞齡占比較少。由此來看,后市可淘汰的老雞不足,產蛋雞數量難以回落。
與此同時,蛋雞產量還與氣溫息息相關,高溫氣候不利于蛋雞生產,隨著近期全國步入秋季涼爽氣溫以后,蛋雞產蛋率將明顯提升。在預估未來雞蛋供給量趨于增加的情況下,多數貿易商持有對秋季蛋價悲觀的態度。
綜上所述,隨著國內雙節備貨行情結束,現貨雞蛋價格已然出現回落現象。在缺失需求因素支撐下,加之雞飼料成本偏低,養殖利潤較高將持續刺激農戶補欄,未來氣溫回落帶來產蛋率的回升,將導致雞蛋供給偏緊格局轉向寬松狀態。基于上述因素考慮,筆者認為,后期雞蛋主力1601合約將展開新一輪跌勢,預計會下探至3800元/噸,建議投資者維持偏空思路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