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肌胃糜爛癥主要發生于仔雞,尤其是肉用仔雞最易發病,1~5月齡的雞都可發病,死亡率高者可達10%以上,如發生混合感染或并發感染其他疾病,則死亡率更高。該病常給養雞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一、發病原因
飼料中的魚粉含有導致肌肉糜爛的有毒物質是導致本病發生的根本原因。另外,飼料中雞必須的脂肪酸長時間缺乏,影響機體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維生素B6和維生素K缺乏,硫酸銅過量使用等均與本病發生有關。
二、臨床癥狀
患雞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精神萎靡,消瘦,蹲伏,羽毛蓬松,雞冠、肉髯蒼白,貧血,嘔吐物為黑褐色稀液(因此本病又有“玄色嘔吐病”之稱),腹瀉,拉黑褐色軟糞或稀糞。患雞生長緩慢,并有突然死亡現象。
三、防治措施
防制原則:因該病的發生與魚粉質量和用量有密切關系,因而該病的防制原則應以改變雞日糧中魚粉的用量為根本手段,在保證飼料質量的條件下,盡量選用其他蛋白質飼料替換魚粉;補充維生素喂量,加強雞的抵抗力,應用止血劑減少肌胃出血,防止病情加重。
治療方法:(1)每只雞用維生素K31毫克、止血散80毫克,肌肉注射,天天2次,連用3~4天,控制胃出血。
(2)每公斤飼料中加入維生素B65毫克、維生素C40毫克,以加強雞的抵抗力。
(3)每公斤雞體重用4~5毫克西米替丁拌料飼喂,連喂7天左右,控制胃酸分泌,護衛胃黏膜,促進肌胃糜爛部位和潰瘍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