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裝好的天麻瓶放到床架上,一瓶靠一瓶地擺放,如果室內有取暖設備,可以在10月中旬栽麻;沒有取暖設備需在2~3月份栽麻。秋冬栽麻,經過50天的休眠期后,12月初,采用人工取暖措施,使室內溫度由原來1~5℃升至11~12℃,蜜環菌開始生長,并促進天麻早日接上蜜環菌,這時天麻逐漸萌發。20天以后,即12月末,溫度升至15℃。再經1個月(1月末),溫度升高到19~22℃,蜜環菌和天麻都已進入生長旺季。經過4個月(5月份),瓶的上部就布滿幼小的天麻塊莖(米麻和白麻),有的長到瓶的底部。再經一段時間(6月份),天麻塊莖繼續生長,變大變粗。這時如果往瓶內噴1%糖水,在水內加入10毫克維生素B1,會提高天麻的產量。但一定要少加水(使培養料濕度在60%左右),防止水大爛麻。
在瓶栽的整個過程中,一般不需要往瓶內澆水,培養料的濕度保持60%即可。溫度超過26℃,濕度超過70%,或溫度忽高忽低,就會出現爛麻現象。低于10℃,天麻生長受阻,進入體眠狀態。培養料濕度在30%時,天麻生長不良。
瓶栽天麻雖能提高產量,但由于瓶的容積過小,不能為蜜環菌和天麻提供較多的營養源,使天麻生長受限制,長出的箭麻很少,絕大多數為中小型塊莖,只能用于發展種栽。
在瓶栽的整個過程中,一般不需要往瓶內澆水,培養料的濕度保持60%即可。溫度超過26℃,濕度超過70%,或溫度忽高忽低,就會出現爛麻現象。低于10℃,天麻生長受阻,進入體眠狀態。培養料濕度在30%時,天麻生長不良。
瓶栽天麻雖能提高產量,但由于瓶的容積過小,不能為蜜環菌和天麻提供較多的營養源,使天麻生長受限制,長出的箭麻很少,絕大多數為中小型塊莖,只能用于發展種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