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特點
玉米褐斑病是嚴重危害玉米產量的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發生在玉米葉片、葉鞘及莖稈上。病斑先是在頂部葉片的尖端發生,最初的時候是淺黃色,逐漸變成黃褐色或深褐色,圓形或橢圓形。小病斑常匯集在一起,嚴重時在葉片上出現幾段甚至全部布滿病斑,葉鞘和葉脈上出現較大的褐色斑點。發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葉細胞組織呈壞死狀,散出褐色粉末,葉脈和維管束殘存如絲狀。感病品種一旦被病原菌侵染,全株葉片會迅速產生大量黃色小斑點,葉片快速干枯。
二、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注意排除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及時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長,提高抗病力。
2.藥劑防治。每畝用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克;或70%甲基托布津每畝70克;或50%多菌靈每畝50克;或12.5%禾果利粉劑每畝30克,對水30公斤。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藥劑中適當加些葉面寶、磷酸二氫鉀、尿素等,以促進玉米健壯,提高玉米抗病能力。噴藥間隔期為7天左右,連噴施2~3次。噴施時注意著藥均勻,噴后6小時內遇雨,應在雨后及時補噴。
玉米褐斑病是嚴重危害玉米產量的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發生在玉米葉片、葉鞘及莖稈上。病斑先是在頂部葉片的尖端發生,最初的時候是淺黃色,逐漸變成黃褐色或深褐色,圓形或橢圓形。小病斑常匯集在一起,嚴重時在葉片上出現幾段甚至全部布滿病斑,葉鞘和葉脈上出現較大的褐色斑點。發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葉細胞組織呈壞死狀,散出褐色粉末,葉脈和維管束殘存如絲狀。感病品種一旦被病原菌侵染,全株葉片會迅速產生大量黃色小斑點,葉片快速干枯。
二、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注意排除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及時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長,提高抗病力。
2.藥劑防治。每畝用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克;或70%甲基托布津每畝70克;或50%多菌靈每畝50克;或12.5%禾果利粉劑每畝30克,對水30公斤。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藥劑中適當加些葉面寶、磷酸二氫鉀、尿素等,以促進玉米健壯,提高玉米抗病能力。噴藥間隔期為7天左右,連噴施2~3次。噴施時注意著藥均勻,噴后6小時內遇雨,應在雨后及時補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