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甜玉米以其籽粒營養豐富、口感獨特,備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南京地區超甜玉米傳統栽培季節為春、秋兩季。通過調查,南京地區超甜玉米播種期較集中(春季一個月、秋季半個月),采收期也集中在7月和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上市集中,加上收獲期溫度較高,保質期較短,進而影響了超甜玉米的銷售價格和農戶的收益。為此,筆者開展了超甜玉米長季節栽培模式和分批分期種植,進而均衡供應市場的研究,現將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1 長季節栽培模式
現將南京地區超甜玉米長季節栽培試驗結果列于表1。從表1可以看出:通過育苗移栽和利用適當的保護措施來延長南京地區超甜玉米的播種期和采收期是比較明顯的。一年中播期可達5個月以上,相對應的采收期拉長近5個月,做到了盡可能長時間滿足市場的需求,也保證了種植者能分批采收和均衡上市,以新鮮、優質的產品供給消費者,確保高產、高效益。
2 分期分批播種,延長采收期,均衡上市
超甜玉米是喜溫作物,生長期臨界溫度為10℃,開花授粉期如遇32℃以上高溫,授粉結籽不良,生長期要避開10℃以下的低溫,開花授粉期要避開32℃以上的高溫,尚能生長良好和結籽飽滿,具有較好的商品性。超甜玉米的出葉時間、抽雄開花和成熟與10℃以上的有效積溫密切相關,即在溫度較低條件下生育期適當延長,而在較高溫度下生育期相對較短,所以超甜玉米的分期播種不能僅以天數來衡量,要以可見葉數來劃分播種批次和時間。一般相隔1~2片葉播一批,春播的采收期有6~7天,可分批上市,均衡滿足消費需求,不致于采收集中,影響品質和市場價格;秋植超甜玉米因為采收期溫度相對較低,采收期也相對較長,最遲可延長至11月底和12月初,以植株不凍死為標準,從而拉長超甜玉米的供應期,提高種植效益。
表1 南京地區超甜玉米長季節栽培模式
播種期月/旬 育苗方式 栽培方式 定植期月/旬 采收期月/旬
2/上 溫室或大棚+小棚 大棚+小棚+地膜 3/上 5/下~6/上
2/中下 溫室或大棚+小棚 大棚+小棚+地膜 3/中下 6/上中
3/上 大棚+小棚 大棚+地膜 3/下 6/中下
3/中下 大棚+地膜 地膜 4/上中 6/下~7/上
4/上 直播 地膜 7/上中
4/中下 直播 露地 7/下
7/中下 大棚+遮陽網 露地 7/下~8/上 9/下~10/中下
8/上 大棚+遮陽網 露地+大棚(后期) 8/中下 10/中下~11/上
8/中下 大棚 露地+大棚(后期) 8/下~9/上 11
1 長季節栽培模式
現將南京地區超甜玉米長季節栽培試驗結果列于表1。從表1可以看出:通過育苗移栽和利用適當的保護措施來延長南京地區超甜玉米的播種期和采收期是比較明顯的。一年中播期可達5個月以上,相對應的采收期拉長近5個月,做到了盡可能長時間滿足市場的需求,也保證了種植者能分批采收和均衡上市,以新鮮、優質的產品供給消費者,確保高產、高效益。
2 分期分批播種,延長采收期,均衡上市
超甜玉米是喜溫作物,生長期臨界溫度為10℃,開花授粉期如遇32℃以上高溫,授粉結籽不良,生長期要避開10℃以下的低溫,開花授粉期要避開32℃以上的高溫,尚能生長良好和結籽飽滿,具有較好的商品性。超甜玉米的出葉時間、抽雄開花和成熟與10℃以上的有效積溫密切相關,即在溫度較低條件下生育期適當延長,而在較高溫度下生育期相對較短,所以超甜玉米的分期播種不能僅以天數來衡量,要以可見葉數來劃分播種批次和時間。一般相隔1~2片葉播一批,春播的采收期有6~7天,可分批上市,均衡滿足消費需求,不致于采收集中,影響品質和市場價格;秋植超甜玉米因為采收期溫度相對較低,采收期也相對較長,最遲可延長至11月底和12月初,以植株不凍死為標準,從而拉長超甜玉米的供應期,提高種植效益。
表1 南京地區超甜玉米長季節栽培模式
播種期月/旬 育苗方式 栽培方式 定植期月/旬 采收期月/旬
2/上 溫室或大棚+小棚 大棚+小棚+地膜 3/上 5/下~6/上
2/中下 溫室或大棚+小棚 大棚+小棚+地膜 3/中下 6/上中
3/上 大棚+小棚 大棚+地膜 3/下 6/中下
3/中下 大棚+地膜 地膜 4/上中 6/下~7/上
4/上 直播 地膜 7/上中
4/中下 直播 露地 7/下
7/中下 大棚+遮陽網 露地 7/下~8/上 9/下~10/中下
8/上 大棚+遮陽網 露地+大棚(后期) 8/中下 10/中下~11/上
8/中下 大棚 露地+大棚(后期) 8/下~9/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