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春天持續低溫,雨水偏多。個別地區玉米抽雄前持續20天無雨造成掐脖旱,開花期又遭受連續陰雨天氣,給玉米生產、制種帶來很大影響,很多地區產生不同程度的空稈、禿尖和缺粒現象。
一、產生原因
1.某些植株的空稈禿尖與品種特性有關。果穗中心維管束在尖部減少,同化物供應不足,造成子粒敗育;頂部花絲抽出晚,若粉源不足易形成禿尖缺粒。所以某些大穗型品種在不同年份和地區栽培,會有不同程度的禿尖。
2.低溫寡照、高溫干旱使光合產物少,小花敗育,花絲生長受阻,花粉失去活力等造成授粉受精受阻,形成空稈、禿尖或缺粒。如1994年高溫、1996年低溫、1998年高溫干旱,者隋王米不同程度形成空稈、禿尖,造成減產。
3.水肥失調,①水肥供應不足,特別是果穗發育期水肥供應不足,會抑制雌穗發育,空稈增多。②芽澇,幼苗期澇不利根系生長;灌漿期澇造成根系吸收能力差,養分供應不足易形成空稈、禿尖缺粒。③孕穗至抽雄階段,干旱造成“胎里旱”、“掐脖旱”,使玉米雌穗發育不協調或小花敗育,形成空稈、禿尖。④開花期連續陰雨,花粉吸水膨脹失去活力;大雨后空氣中水汽飽和,花粉吸收空氣中的水汽加重下沉,降低懸浮株間的花粉密度,減少授粉機會;有的雖已授精,由于連續陰雨受阻,光合產物少營養不足、籽粒不鼓,造成禿尖、缺粒。
4.弱苗、晚苗、自交苗等形成的三類苗,對光照、水、肥的吸收不能與正常植株相競爭,易形成空稈。
5.密度過大,田間郁蔽,光合作用受抑制,合成有機養分少,雌穗發育遲緩或停止形成空稈;花期田間郁蔽,造成花粉不能落于花絲上,形成禿尖、缺粒。
6.病蟲為害葉片,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源缺乏性的小花、籽粒敗育,形成空稈、禿尖或缺粒。穗蚜為害,造成花粉減少,影響授粉。
二、解決途徑
1.選擇高產、多抗、純度高、發芽勢好的品種,保證出苗整齊一致。
2.結合定苗拔除小苗、弱苗及病苗,留大而健壯的苗。避免三類苗的出現。采用農業、生物技術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防治各種病蟲草害。花期遇連陰雨,晴后第二天搞好人工輔助授粉。幼苗期、灌漿期遇澇及時排水。有灌溉條件地區,在玉米孕穗、抽雄、灌漿期遇旱灌水。
3.創造最適宜的群體環境,使之最大限度利用當地的光、熱資源。根據品種特性采用合理的種植形式和密度。
4.應用科學的配方施肥技術,改善植株的營養條件,使玉米生長健壯、建立高產長勢。
一、產生原因
1.某些植株的空稈禿尖與品種特性有關。果穗中心維管束在尖部減少,同化物供應不足,造成子粒敗育;頂部花絲抽出晚,若粉源不足易形成禿尖缺粒。所以某些大穗型品種在不同年份和地區栽培,會有不同程度的禿尖。
2.低溫寡照、高溫干旱使光合產物少,小花敗育,花絲生長受阻,花粉失去活力等造成授粉受精受阻,形成空稈、禿尖或缺粒。如1994年高溫、1996年低溫、1998年高溫干旱,者隋王米不同程度形成空稈、禿尖,造成減產。
3.水肥失調,①水肥供應不足,特別是果穗發育期水肥供應不足,會抑制雌穗發育,空稈增多。②芽澇,幼苗期澇不利根系生長;灌漿期澇造成根系吸收能力差,養分供應不足易形成空稈、禿尖缺粒。③孕穗至抽雄階段,干旱造成“胎里旱”、“掐脖旱”,使玉米雌穗發育不協調或小花敗育,形成空稈、禿尖。④開花期連續陰雨,花粉吸水膨脹失去活力;大雨后空氣中水汽飽和,花粉吸收空氣中的水汽加重下沉,降低懸浮株間的花粉密度,減少授粉機會;有的雖已授精,由于連續陰雨受阻,光合產物少營養不足、籽粒不鼓,造成禿尖、缺粒。
4.弱苗、晚苗、自交苗等形成的三類苗,對光照、水、肥的吸收不能與正常植株相競爭,易形成空稈。
5.密度過大,田間郁蔽,光合作用受抑制,合成有機養分少,雌穗發育遲緩或停止形成空稈;花期田間郁蔽,造成花粉不能落于花絲上,形成禿尖、缺粒。
6.病蟲為害葉片,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源缺乏性的小花、籽粒敗育,形成空稈、禿尖或缺粒。穗蚜為害,造成花粉減少,影響授粉。
二、解決途徑
1.選擇高產、多抗、純度高、發芽勢好的品種,保證出苗整齊一致。
2.結合定苗拔除小苗、弱苗及病苗,留大而健壯的苗。避免三類苗的出現。采用農業、生物技術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防治各種病蟲草害。花期遇連陰雨,晴后第二天搞好人工輔助授粉。幼苗期、灌漿期遇澇及時排水。有灌溉條件地區,在玉米孕穗、抽雄、灌漿期遇旱灌水。
3.創造最適宜的群體環境,使之最大限度利用當地的光、熱資源。根據品種特性采用合理的種植形式和密度。
4.應用科學的配方施肥技術,改善植株的營養條件,使玉米生長健壯、建立高產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