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番木瓜主要病害
目前已知番木瓜病害有多種,其中危害最普遍和最嚴重的是由病毒引起的番木瓜環斑花葉病。除此之外,還有炭疽病、葉斑病及貯藏病害等。
1.1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一般稱花葉病,在番木瓜的主要種植區都有發生。癥狀:發病初期,在莖、葉脈及嫩葉的支脈間出現水漬斑,隨后在嫩葉上出現黃綠相間或深綠與淺綠相間的花葉病癥狀;在感病果實表皮上也出現水漬狀圓斑(環斑),幾個圓斑可聯合成不規則形。低溫期,病株葉片大部分脫落,幼葉出現畸形。番木瓜病毒病的病原有番木瓜花葉病毒、番木瓜環斑病毒和番木瓜畸葉病毒等幾種。自然傳播媒介為桃蚜和棉蚜,且傳播率非常高。摩擦非常容易傳毒,田間病株葉片與健株葉片進行接觸摩擦,便可傳染。
發病條件:①氣候條件。溫暖干燥年份,發生嚴重。因此,在廣州地區的氣候條件下,一年可出現兩個發病高峰期和一個病株回綠期。4~5月及10月至11月上旬,月平均溫度為20~25℃,此時發病株最多,癥狀最明顯;7~8月,平均溫度為27~28℃,是病株回綠期,癥狀消失或減緩。高溫對本病病毒有抑制作用,病株每天加溫至40℃,加溫4小時,連續4天,病株明顯回綠,病斑可消失,但停止高溫幾天后,癥狀再度出現。②果園位置。因本病主要由蚜蟲傳染,凡與舊果園或與相鄰果園病株毗鄰的植株發病快,發病率高。連年種植的果園,發病早,發病率高。③植株的生育期及生長狀況。番木瓜整個生長發育階段均可感病。
防治方法:目前還沒有根治方法,只是采取以栽培措施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①選種耐病品種。②加強栽培管理,改進栽培管理措施,增強植株抗(耐)病能力。③及時挖除病株。④消滅病源,適當隔離。⑤藥劑滅蚜。在蚜蟲遷飛高峰期,特別在干旱季節及時噴藥。果園周圍蚜蟲喜歡棲息的雜草上,要同時注意清除。
1.2 番木瓜炭疽病 本病是僅次于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另一個重要病害,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和臺灣等地普遍發生。全年都可發病,以秋季最為嚴重,幼果及成熟果發病較多,在果實貯藏期可繼續危害。該病主要為害果實,其次為害葉片、葉柄和莖。被害果面先出現黃色或暗褐色的水漬狀小斑點,隨著病斑逐漸擴大,病斑中間凹陷,出現同心輪紋,上生朱紅黏粒,后變小黑點。葉片上,病斑多發生于葉尖和葉緣,褐色,呈不規則形,斑上有小黑點。病原為炭疽病菌,病菌在病殘體中越冬。在高溫多濕條件下,有利于病害發生流行,分生孢子由風雨及昆蟲傳播,由氣孔、傷口或直接由表皮侵入。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園。徹底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并噴波爾多液1次。②藥劑防治。在8~9月,發病季節每隔10~15天噴藥一次,連噴3~4次。藥劑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40%滅病威懸浮劑250~35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施,并及時清除病果。③適時采果,避免過熟采收和采摘時弄傷果實,在采果前兩周噴布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可起到防腐保鮮作用。
1.3 番木瓜瘤腫病 發病后葉片變小,葉柄縮短,幼葉葉尖變褐枯死,葉片可卷曲、脫落,雌花可變雄花,花常枯死。果實很小時就大量脫落。在果實、嫩葉、花、莖干上有乳汁流出,并在流出部位有白色干結物。果實發病在幼果期乃至成熟初期均有乳汁流出的癥狀,且多在果實向陽面流出,果皮流出汁液后會慢慢潰爛、變軟,潰爛部分會變成褐色,沒有潰爛的果實會有瘤狀突起,凹凸不平。嚴重的病果種子退化敗育,幼嫩白色種子變成褐色壞死。這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由土壤缺硼引起。
防治方法:及時補充硼元素。可進行土壤施硼或根外施硼,選用硼酸或硼砂,在植株旁挖一小穴,每穴施硼砂2~5g或硼酸3g,通常施1~2次。根外施硼可噴0.2%硼酸,每隔1周噴一次,連噴3~5次。施硼砂或硼酸應在番木瓜植株現蕾時完成。
2 番木瓜主要害蟲
危害番木瓜的常見害蟲有番木瓜圓介殼蟲、紅蜘蛛、蚜蟲、蝸牛等,苗期還經常受小地老虎、大蟋蟀等地下害蟲為害。
2.1 紅蜘蛛 以成螨和若螨活動于葉片背面,吸取汁液。被害葉片缺綠呈黃色斑點,嚴重為害葉片時黃色斑點連成一片呈斑塊狀,似花葉病癥狀。被害葉片缺綠影響光合作用,嚴重時葉片脫落,植株生長受影響。在廣東地區番木瓜一年四季都有紅蜘蛛為害,一年發生20多代,世代重疊,但以4~5月和8~11月為發生高峰期。
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番木瓜砍除時,要及時清除田間殘體及雜草。②生物防治。發現紅蜘蛛危害可噴水3~4次,減少蟲口,保護自然天敵捕食紅蜘蛛。③發生高峰期進行藥劑防治。用藥時應考慮農藥的品種、施用方法和次數,盡量保護天敵。可用膠體硫懸浮劑250倍液,在幼蟲孵化期每隔5~7天噴藥一次,連噴2~3次。還可用殺螨劑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或50%托爾克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等。
2.2 蚜蟲 蚜蟲是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主要傳病媒介昆蟲之一,主要有桃蚜和棉蚜。防治方法:①育苗應遠離桃樹寄主植物,清除田間雜草。②砍除蚜蟲傳病的病株。③畦面覆蓋銀灰色薄膜驅蚜。苗期及生長前期用紗網(32目)網室防蚜。④發現蚜蟲及發生高峰期施用藥劑防治。可用50%巴丹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等交替使用。
目前已知番木瓜病害有多種,其中危害最普遍和最嚴重的是由病毒引起的番木瓜環斑花葉病。除此之外,還有炭疽病、葉斑病及貯藏病害等。
1.1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 番木瓜環斑花葉病一般稱花葉病,在番木瓜的主要種植區都有發生。癥狀:發病初期,在莖、葉脈及嫩葉的支脈間出現水漬斑,隨后在嫩葉上出現黃綠相間或深綠與淺綠相間的花葉病癥狀;在感病果實表皮上也出現水漬狀圓斑(環斑),幾個圓斑可聯合成不規則形。低溫期,病株葉片大部分脫落,幼葉出現畸形。番木瓜病毒病的病原有番木瓜花葉病毒、番木瓜環斑病毒和番木瓜畸葉病毒等幾種。自然傳播媒介為桃蚜和棉蚜,且傳播率非常高。摩擦非常容易傳毒,田間病株葉片與健株葉片進行接觸摩擦,便可傳染。
發病條件:①氣候條件。溫暖干燥年份,發生嚴重。因此,在廣州地區的氣候條件下,一年可出現兩個發病高峰期和一個病株回綠期。4~5月及10月至11月上旬,月平均溫度為20~25℃,此時發病株最多,癥狀最明顯;7~8月,平均溫度為27~28℃,是病株回綠期,癥狀消失或減緩。高溫對本病病毒有抑制作用,病株每天加溫至40℃,加溫4小時,連續4天,病株明顯回綠,病斑可消失,但停止高溫幾天后,癥狀再度出現。②果園位置。因本病主要由蚜蟲傳染,凡與舊果園或與相鄰果園病株毗鄰的植株發病快,發病率高。連年種植的果園,發病早,發病率高。③植株的生育期及生長狀況。番木瓜整個生長發育階段均可感病。
防治方法:目前還沒有根治方法,只是采取以栽培措施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①選種耐病品種。②加強栽培管理,改進栽培管理措施,增強植株抗(耐)病能力。③及時挖除病株。④消滅病源,適當隔離。⑤藥劑滅蚜。在蚜蟲遷飛高峰期,特別在干旱季節及時噴藥。果園周圍蚜蟲喜歡棲息的雜草上,要同時注意清除。
1.2 番木瓜炭疽病 本病是僅次于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另一個重要病害,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和臺灣等地普遍發生。全年都可發病,以秋季最為嚴重,幼果及成熟果發病較多,在果實貯藏期可繼續危害。該病主要為害果實,其次為害葉片、葉柄和莖。被害果面先出現黃色或暗褐色的水漬狀小斑點,隨著病斑逐漸擴大,病斑中間凹陷,出現同心輪紋,上生朱紅黏粒,后變小黑點。葉片上,病斑多發生于葉尖和葉緣,褐色,呈不規則形,斑上有小黑點。病原為炭疽病菌,病菌在病殘體中越冬。在高溫多濕條件下,有利于病害發生流行,分生孢子由風雨及昆蟲傳播,由氣孔、傷口或直接由表皮侵入。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園。徹底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并噴波爾多液1次。②藥劑防治。在8~9月,發病季節每隔10~15天噴藥一次,連噴3~4次。藥劑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40%滅病威懸浮劑250~35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施,并及時清除病果。③適時采果,避免過熟采收和采摘時弄傷果實,在采果前兩周噴布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可起到防腐保鮮作用。
1.3 番木瓜瘤腫病 發病后葉片變小,葉柄縮短,幼葉葉尖變褐枯死,葉片可卷曲、脫落,雌花可變雄花,花常枯死。果實很小時就大量脫落。在果實、嫩葉、花、莖干上有乳汁流出,并在流出部位有白色干結物。果實發病在幼果期乃至成熟初期均有乳汁流出的癥狀,且多在果實向陽面流出,果皮流出汁液后會慢慢潰爛、變軟,潰爛部分會變成褐色,沒有潰爛的果實會有瘤狀突起,凹凸不平。嚴重的病果種子退化敗育,幼嫩白色種子變成褐色壞死。這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由土壤缺硼引起。
防治方法:及時補充硼元素。可進行土壤施硼或根外施硼,選用硼酸或硼砂,在植株旁挖一小穴,每穴施硼砂2~5g或硼酸3g,通常施1~2次。根外施硼可噴0.2%硼酸,每隔1周噴一次,連噴3~5次。施硼砂或硼酸應在番木瓜植株現蕾時完成。
2 番木瓜主要害蟲
危害番木瓜的常見害蟲有番木瓜圓介殼蟲、紅蜘蛛、蚜蟲、蝸牛等,苗期還經常受小地老虎、大蟋蟀等地下害蟲為害。
2.1 紅蜘蛛 以成螨和若螨活動于葉片背面,吸取汁液。被害葉片缺綠呈黃色斑點,嚴重為害葉片時黃色斑點連成一片呈斑塊狀,似花葉病癥狀。被害葉片缺綠影響光合作用,嚴重時葉片脫落,植株生長受影響。在廣東地區番木瓜一年四季都有紅蜘蛛為害,一年發生20多代,世代重疊,但以4~5月和8~11月為發生高峰期。
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番木瓜砍除時,要及時清除田間殘體及雜草。②生物防治。發現紅蜘蛛危害可噴水3~4次,減少蟲口,保護自然天敵捕食紅蜘蛛。③發生高峰期進行藥劑防治。用藥時應考慮農藥的品種、施用方法和次數,盡量保護天敵。可用膠體硫懸浮劑250倍液,在幼蟲孵化期每隔5~7天噴藥一次,連噴2~3次。還可用殺螨劑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或50%托爾克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等。
2.2 蚜蟲 蚜蟲是番木瓜環斑花葉病的主要傳病媒介昆蟲之一,主要有桃蚜和棉蚜。防治方法:①育苗應遠離桃樹寄主植物,清除田間雜草。②砍除蚜蟲傳病的病株。③畦面覆蓋銀灰色薄膜驅蚜。苗期及生長前期用紗網(32目)網室防蚜。④發現蚜蟲及發生高峰期施用藥劑防治。可用50%巴丹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等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