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氣溫升高,土壤墑情好,農作物生長較快。大豆部分地塊進入開花始期;玉米處于拔節初期。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農業專家通過對農作物生長情況的田間調查,發現大豆部分地塊存在除草劑藥害及由于高溫引起的大豆黃葉――日燒病,蚜蟲、夜蛾科害蟲危害,針對此種現象,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專家向農民朋友提出了如下指導意見:
――對于中后期病蟲草害的防治應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提倡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結合化學防治,降低環境污染及藥物殘留,對突發性病蟲害應集中力量防治。
――今年極端氣候天氣增多,農業生產要把抗旱、排澇等防災減災工作作為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抗旱、排澇工作。對于低洼易澇的田塊應做好除澇的準備工作或田間工程,對于干旱地方應準備機電井、做到旱可灌、澇可排,為農作物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
――對大豆出現藥害及發生日燒病的地塊,要噴施葉面肥,促進作物養分吸收,提高抗逆性,促進生長。
――玉米在8-9葉期,一定要追一次氮肥,數量應根據底肥來掌握,采取側深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要及時除掉玉米植株上的分蘗,以免消耗營養,影響主莖生長。
水田管理:水稻
今年,我市春季階段氣溫變化較大,特別是進入5月份,出現了持續低溫、降雨、日照偏少天氣,對作物及幼苗生長造成了不利影響,水稻返青慢,甚至出現黃苗、死苗現象。進入6月份,氣溫升高,土壤墑情好,農作物生長較快。目前,水稻處于分蘗末期。但是,經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水稻專家調查發現,水稻部分地塊有惡性雜草及負泥蟲危害。同時,發現了稻瘟病中心病株;個別農戶管理水平低,出現無效分蘗的現象。
針對此種現象,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水稻專家給農民朋友提出如下建議:
――水稻處于分蘗末期,要抓緊排水曬田,控蘗促長。
――適時適量追施穗肥,提高植株抗逆性。
――預防低溫冷害。7月中旬進入水稻的幼穗分化期,特別在減數分裂期要注意氣溫的變化,如遇低于17℃以下的低溫,要灌深水層防冷害。
――做好稻瘟病防治工作。7月至8月初是水稻稻瘟病的發病期,此期正處于多雨時段,有利于水稻稻瘟病的發生。
此外,在肥水管理上,氮肥用量不宜過大,要掌握追肥;在水層管理上,水層不要過深,水層深會導致水溫過量、過涼從而會造成稻瘟病的發生。因此,應采取淺水灌溉的方法。在易發病期間抓緊時間對水稻田塊進行普查,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做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要使用對稻瘟病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富士1號、三環唑等。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預防和治療。加強田間管理,采取淺干濕灌溉方式,促進活桿成熟,確保水稻豐產豐收。
――對于中后期病蟲草害的防治應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提倡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結合化學防治,降低環境污染及藥物殘留,對突發性病蟲害應集中力量防治。
――今年極端氣候天氣增多,農業生產要把抗旱、排澇等防災減災工作作為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抗旱、排澇工作。對于低洼易澇的田塊應做好除澇的準備工作或田間工程,對于干旱地方應準備機電井、做到旱可灌、澇可排,為農作物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
――對大豆出現藥害及發生日燒病的地塊,要噴施葉面肥,促進作物養分吸收,提高抗逆性,促進生長。
――玉米在8-9葉期,一定要追一次氮肥,數量應根據底肥來掌握,采取側深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要及時除掉玉米植株上的分蘗,以免消耗營養,影響主莖生長。
水田管理:水稻
今年,我市春季階段氣溫變化較大,特別是進入5月份,出現了持續低溫、降雨、日照偏少天氣,對作物及幼苗生長造成了不利影響,水稻返青慢,甚至出現黃苗、死苗現象。進入6月份,氣溫升高,土壤墑情好,農作物生長較快。目前,水稻處于分蘗末期。但是,經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水稻專家調查發現,水稻部分地塊有惡性雜草及負泥蟲危害。同時,發現了稻瘟病中心病株;個別農戶管理水平低,出現無效分蘗的現象。
針對此種現象,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水稻專家給農民朋友提出如下建議:
――水稻處于分蘗末期,要抓緊排水曬田,控蘗促長。
――適時適量追施穗肥,提高植株抗逆性。
――預防低溫冷害。7月中旬進入水稻的幼穗分化期,特別在減數分裂期要注意氣溫的變化,如遇低于17℃以下的低溫,要灌深水層防冷害。
――做好稻瘟病防治工作。7月至8月初是水稻稻瘟病的發病期,此期正處于多雨時段,有利于水稻稻瘟病的發生。
此外,在肥水管理上,氮肥用量不宜過大,要掌握追肥;在水層管理上,水層不要過深,水層深會導致水溫過量、過涼從而會造成稻瘟病的發生。因此,應采取淺水灌溉的方法。在易發病期間抓緊時間對水稻田塊進行普查,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做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要使用對稻瘟病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富士1號、三環唑等。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預防和治療。加強田間管理,采取淺干濕灌溉方式,促進活桿成熟,確保水稻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