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屬番木瓜科番木瓜屬常綠喬木,別名木瓜、番瓜、瓜樹、泡泡、長壽果、萬壽瓜等(與薔薇科木瓜屬落葉植物的酸木瓜決非一類)。苗木生長快、結果早,果實碩大(平均果重2.5kg,最大瓜重可達3.5kg以上),賞果期可達半年以上。果實十分熟時為高檔水果,七八分熟時是高檔蔬菜,又是藥用植物,目前在我國熱帶地區以北尚屬初識階段。番木瓜原產熱帶美洲,我國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省熱帶地區、海南、臺灣等省有露地栽培,但品種有退化現象,表現性狀為結果腳位高、產量低、商品果實大小規格不均勻等。本文題圖品種為國外最新引進番木瓜新優品種。
1 植物學特性
常綠喬木,不分枝或有時在樹干損傷處萌生側枝。葉大,近圓形,掌狀7~9深裂。花單性,雌雄異株。另有兩性株、兩性花及中間型兩性花。雄株開花不坐果,雌株花單生葉腋或數朵排成傘房花序于葉腋,花瓣5裂相互分離,乳黃色或奶白色,柱頭流蘇狀。大型漿果矩圓形、近球形或炮彈形。果熟時為黃綠色或橙黃色。花果期全年,沒有休眠期。
2 生物學特性
陽性樹種,生長迅速、強健,側根發達,沒有主根,抗風能力弱,喜溫暖炎熱氣候,耐干旱,不耐水澇,不耐霜寒,遇霜凍即枯。冬季有霜區只宜溫棚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經過在昆明、哈爾濱這兩個不同緯度地區的設施地栽、盆栽試驗證明,番木瓜對土壤適應性強,紅壤土、黑壤土、沙壤土的pH在5.5~8.5均可正常生長。
3 苗木培育
3.1 采種
番木瓜均采用播種育苗。當果實表皮呈黃綠色時,瓜內種子已成熟。種子圓形,黑色,大小似綠豆,均被一層薄膜狀物質所包裹,膜下的裸種外表皮是一層均勻的疣狀突起物,是種仁的保護層。鮮取的種子要經水漂洗,搓去種子外層薄膜質,晾干后再播。種子發芽率可保持18~20個月。
3.2播種用土及溫度掌控
大量播種要在土畦苗床內進行,少量播種在花盆內即可,播種用土要用疏松的育苗基質,不可用重黏土。育苗溫度是決定是否出齊苗、出好苗的關鍵。只要能控制好育苗溫度,一年四季都可播種。干燥的種子要用溫水浸泡24小時后再播,溫度在低限(夜)13~18℃、高限(晝)25~35℃時,15~25天發芽,30天左右可出齊苗,并且苗的質量好。如果育苗溫度經常低于12℃,就不能發芽出苗。
3.3苗期管理
當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要及時分栽至8~10cm口徑的營養缽內精心培育、管理,再經2個月,就能長出8~10片真葉。如地栽,此時就可按1.4×1.5m的株、行距脫盆栽入地下;事先挖好土穴,穴底施腐熟農家肥10kg,肥上蓋10cm厚田土,將帶原土坨的苗栽入穴內,覆土后澆足水。如盆栽,要換至20cm口徑的花盆內,經3~4個月真葉長到20片以上時,要換到50cm以上的口徑的大盆或木桶內定植。從小苗到開花結果要經8~10個月,從幼果至果實成熟,還要經過4~5個月的時間(最佳觀賞期)。
新品種番木瓜極少有病蟲害,偶有白絹病,噴灑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有紅蜘蛛為害時,噴灑殺螨劑即除。
4 應用與發展前景
4.1設施栽培觀賞
在溫棚內栽培的番木瓜,無論地栽或盆栽,均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只要能避免冬季最冷月的夜晚霜寒,地溫不低于5℃,就可栽培成功。盆栽帶果的可以租售給各大賓館、酒店,別有南國風情。地栽的可以攬客旅游觀光附帶番木瓜專類菜品餐飲。
4.2果蔬餐飲
大面積設施栽培的番木瓜以新特果蔬的面孔應市于非熱帶地區地域,頗受歡迎。世界衛生組織(WHO)經過3年研究和評選,評出的果蔬冠軍就是番木瓜。它味道香醇多汁,口感滑嫩,多種營養成分遠遠高于其它常見的水果。如每100g番木瓜中的VA含量145mg、Vc含量43mg,是西瓜與香蕉的5倍,是蘋果的48倍。
番木瓜去皮去籽,切塊鮮食,甘醇不烈,原汁原味,夏天灑些碎冰花,口感更佳。制作果汁飲料時,去皮去籽后,用榨汁機軋出瓜泥可與鮮牛奶、西瓜、菠蘿等分別配伍調制成多種各具特色的果汁飲料,營養全面增值。尤其是鮮番木瓜汁與鮮牛奶搭配,入口香醇,細膩滑潤,具有美顏潤膚、美白肌膚的效果。
番木瓜可以為賓館、飯店增添數道特色菜,如:瓜塊紅燜肉、瓜塊燉排骨、瓜絲清炒里脊肉、瓜片炒蝦仁、瓜片鮮湯、涼拌瓜絲等。還可以將番木瓜洗凈不去皮,在一端切開一個口,掏出里邊的種子,填入適口的葷素菜肴和精鹽、味素等調料,中檔的配以干貝、蝦仁、蟹肉,高檔的配以燕窩、魚翅等,上鍋蒸熟,別有風味。
4.3藥用保健
番木瓜含Vc高,有預防感冒的功能,有阻止人體致癌物質亞硝胺合成的作用;其特高含量的胡蘿卜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能有效地對抗破壞肌體細胞使人加速衰老的游離基,有防治癌癥的功效,并能治療痔瘡和便秘,抗菌消炎,有抗衰養顏、美容、增強體質等功效。尤其是有助于消化胃腸難以吸收的食物,可有效預防胃腸癌。
4.4其它
番木瓜成熟的果肉可直接用作洗面乳和洗發乳。未成熟的果肉乳汁富含番木瓜蛋白酶,可作美容面膜、消化藥,并可嫩化肉類(如不易煮爛的牛、羊肉,加入適量未成熟的番木瓜肉,肉會很快被煮爛)。
總之,不論從觀賞價值還是食用價值以及醫療保健價值等方面考慮,番木瓜都是一種值得大力發展的特種植物。
1 植物學特性
常綠喬木,不分枝或有時在樹干損傷處萌生側枝。葉大,近圓形,掌狀7~9深裂。花單性,雌雄異株。另有兩性株、兩性花及中間型兩性花。雄株開花不坐果,雌株花單生葉腋或數朵排成傘房花序于葉腋,花瓣5裂相互分離,乳黃色或奶白色,柱頭流蘇狀。大型漿果矩圓形、近球形或炮彈形。果熟時為黃綠色或橙黃色。花果期全年,沒有休眠期。
2 生物學特性
陽性樹種,生長迅速、強健,側根發達,沒有主根,抗風能力弱,喜溫暖炎熱氣候,耐干旱,不耐水澇,不耐霜寒,遇霜凍即枯。冬季有霜區只宜溫棚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經過在昆明、哈爾濱這兩個不同緯度地區的設施地栽、盆栽試驗證明,番木瓜對土壤適應性強,紅壤土、黑壤土、沙壤土的pH在5.5~8.5均可正常生長。
3 苗木培育
3.1 采種
番木瓜均采用播種育苗。當果實表皮呈黃綠色時,瓜內種子已成熟。種子圓形,黑色,大小似綠豆,均被一層薄膜狀物質所包裹,膜下的裸種外表皮是一層均勻的疣狀突起物,是種仁的保護層。鮮取的種子要經水漂洗,搓去種子外層薄膜質,晾干后再播。種子發芽率可保持18~20個月。
3.2播種用土及溫度掌控
大量播種要在土畦苗床內進行,少量播種在花盆內即可,播種用土要用疏松的育苗基質,不可用重黏土。育苗溫度是決定是否出齊苗、出好苗的關鍵。只要能控制好育苗溫度,一年四季都可播種。干燥的種子要用溫水浸泡24小時后再播,溫度在低限(夜)13~18℃、高限(晝)25~35℃時,15~25天發芽,30天左右可出齊苗,并且苗的質量好。如果育苗溫度經常低于12℃,就不能發芽出苗。
3.3苗期管理
當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要及時分栽至8~10cm口徑的營養缽內精心培育、管理,再經2個月,就能長出8~10片真葉。如地栽,此時就可按1.4×1.5m的株、行距脫盆栽入地下;事先挖好土穴,穴底施腐熟農家肥10kg,肥上蓋10cm厚田土,將帶原土坨的苗栽入穴內,覆土后澆足水。如盆栽,要換至20cm口徑的花盆內,經3~4個月真葉長到20片以上時,要換到50cm以上的口徑的大盆或木桶內定植。從小苗到開花結果要經8~10個月,從幼果至果實成熟,還要經過4~5個月的時間(最佳觀賞期)。
新品種番木瓜極少有病蟲害,偶有白絹病,噴灑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有紅蜘蛛為害時,噴灑殺螨劑即除。
4 應用與發展前景
4.1設施栽培觀賞
在溫棚內栽培的番木瓜,無論地栽或盆栽,均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只要能避免冬季最冷月的夜晚霜寒,地溫不低于5℃,就可栽培成功。盆栽帶果的可以租售給各大賓館、酒店,別有南國風情。地栽的可以攬客旅游觀光附帶番木瓜專類菜品餐飲。
4.2果蔬餐飲
大面積設施栽培的番木瓜以新特果蔬的面孔應市于非熱帶地區地域,頗受歡迎。世界衛生組織(WHO)經過3年研究和評選,評出的果蔬冠軍就是番木瓜。它味道香醇多汁,口感滑嫩,多種營養成分遠遠高于其它常見的水果。如每100g番木瓜中的VA含量145mg、Vc含量43mg,是西瓜與香蕉的5倍,是蘋果的48倍。
番木瓜去皮去籽,切塊鮮食,甘醇不烈,原汁原味,夏天灑些碎冰花,口感更佳。制作果汁飲料時,去皮去籽后,用榨汁機軋出瓜泥可與鮮牛奶、西瓜、菠蘿等分別配伍調制成多種各具特色的果汁飲料,營養全面增值。尤其是鮮番木瓜汁與鮮牛奶搭配,入口香醇,細膩滑潤,具有美顏潤膚、美白肌膚的效果。
番木瓜可以為賓館、飯店增添數道特色菜,如:瓜塊紅燜肉、瓜塊燉排骨、瓜絲清炒里脊肉、瓜片炒蝦仁、瓜片鮮湯、涼拌瓜絲等。還可以將番木瓜洗凈不去皮,在一端切開一個口,掏出里邊的種子,填入適口的葷素菜肴和精鹽、味素等調料,中檔的配以干貝、蝦仁、蟹肉,高檔的配以燕窩、魚翅等,上鍋蒸熟,別有風味。
4.3藥用保健
番木瓜含Vc高,有預防感冒的功能,有阻止人體致癌物質亞硝胺合成的作用;其特高含量的胡蘿卜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能有效地對抗破壞肌體細胞使人加速衰老的游離基,有防治癌癥的功效,并能治療痔瘡和便秘,抗菌消炎,有抗衰養顏、美容、增強體質等功效。尤其是有助于消化胃腸難以吸收的食物,可有效預防胃腸癌。
4.4其它
番木瓜成熟的果肉可直接用作洗面乳和洗發乳。未成熟的果肉乳汁富含番木瓜蛋白酶,可作美容面膜、消化藥,并可嫩化肉類(如不易煮爛的牛、羊肉,加入適量未成熟的番木瓜肉,肉會很快被煮爛)。
總之,不論從觀賞價值還是食用價值以及醫療保健價值等方面考慮,番木瓜都是一種值得大力發展的特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