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柑桔缺素易引起三種病害

       日期:2015-12-1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5    
       一、缺鋅引起的斑葉病。柑桔的斑葉病是常見病害,典型癥狀是斑駁小葉。新葉轉綠期開始表現為主脈與側脈呈顯著綠色,其余組織呈淺綠至黃白色,有光澤。嚴重時僅主脈或粗大側脈附近綠色,新葉狹小斑駁并多直立、節間短、叢枝。斑駁病是山缺鋅引起的。多種土壤缺鋅,如花崗巖、片麻巖、蛇紋巖形成的土壤含鋅少;酸性沙質上,鋅易流失;在堿性土壤鋅易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因而缺鋅。此外,土壤過干或過濕,腐殖質少或施用有機質過多,阻礙了根系與土壤的接觸,以及重剪等均易發生缺鋅癥。葉面施肥對防治缺鋅可收到較好的效果。由于嫩葉易吸收,而老葉不易吸收,故宜在嫩梢期噴施0.2%~0.3%硫酸鋅(加等量石灰)液1次,嚴重缺鋅的可噴2~3次。 

        二、缺銅或缺硼引起的枯梢病。柑桔缺銅初期新梢長,軟略彎曲,葉大色深,結果不多,易誤為生長過旺。嚴重時枝梢先端變成茶褐色而枯死,發生短弱叢枝,易干枯早落和流膠,枝老熟時傷口呈紅褐色,葉局部呈紅褐色。柑桔需銅甚微,平時噴施波爾多液就已足夠,但在泥炭土、酸性砂土、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以及放牧跡地、墳場跡地易出現缺銅;廄肥、磷肥施用過多也引起缺銅;新墾桔園幾年不施波爾多液等銅制劑易缺銅。柑桔缺硼的,因芽的生長點連續枯死而形成叢芽,葉脈腫脹、木栓化或破裂、果小畸形、皮厚硬、果心及海綿層均有褐色樹脂沉積。酸性土壤硼易流失,故缺硼。花崗巖、片麻巖、片巖等成土母質,硼含量極低;堿性土壤的可溶性,差,也缺硼。磷肥或石灰施用過多,或土壤干旱,均影響硼的有效性和根系對硼的吸收;酸橙吸硼力弱,故以酸橙作砧的柑桔一般缺硼。對于缺銅,可噴施波爾多液或其他銅肥。補硼則可土壤施肥,或在萌芽期、花期、小果期噴施0.05%~0.1%硼肥液。 

        三、缺鎂或缺錳引起的失綠癥。柑桔缺鎂全年都可發生,但以夏末和秋季發生較多,特別是當果實接近成熟時發生最多,以老葉和幼果附近的葉片表現較為突出。缺鎂時成熟葉片脈間呈肋骨狀,黃白色,略呈“八”字形,后擴展到全葉黃化,僅葉基殘有綠色,秋后嚴重落葉。缺錳的柑桔幼枝大小正常,脈間組織輕微褪黃,呈淡綠色到灰白色。有時在枝葉生長期還再生大葉片,此癥與缺鋅相似,但缺鋅的嫩葉小而尖,而缺錳的葉片大小、形狀基本正常。在酸性土壤(pH值為5左右)和輕砂土易發生此病,且在秋末以后引起大量落葉和枝枯。防治缺鎂措施:在酸性土壤(pH值6以下)的桔園,可用白云石粉和鈣鎂磷肥,與堆肥一起混施。pH值6以上的桔園宜施用硫酸鎂,酸性土壤還要多施石灰。輕度缺鎂可于6~7月份葉面噴施2%~3%的硫酸鎂液2~3次。防治缺錳的措施:酸性土壤可將硫酸錳混合在其他肥料中施用;堿性土壤在柑桔新梢和葉片變綠時可用0.5%硫酸錳液加1%石灰作粘著劑噴施1~2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