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雞腿菇生物學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5-12-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7    
       雞腿菇又名雞腿蘑,學名毛頭鬼傘。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多糖、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食用后可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病及肥胖癥等,對糖尿病人亦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1 生物學特性  

      1.1 營養:雞腿菇是一種草腐土生菌類,各種出菇廢料、棉籽殼、作物秸稈、畜糞、麩皮、米糠、玉米粉、玉米芯等都可作為培養料。  

      1.2 溫度:菌絲生長溫度3~35℃,以24~28℃最適宜。子實體生長溫度10~30℃,以16~24℃為最適。  

      1.3 水分:菌絲生長要求培養料含水量為60%~70%,最適為65%。發菌期空氣相對濕度為80%左右,出菇期空氣相對濕度為85%~90%。  

      1.4 光照:發菌期不需要光照,但出菇和菇體發育過程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1.5 空氣:雞腿菇屬好氧型菌類,在菌絲生長和菇體發育過程中均需要新鮮空氣,尤其在出菇及生長過程中,空氣不足會形成品質差的畸形菇。  

      1.6 酸堿度:菌絲生長pH以6.5~7.5為好。在菌絲生長階段由于呼吸作用及代謝積累會使pH下降,故在拌料時應將pH調到7.5~8。  

      1.7 覆土:雞腿菇為土生菌,子實體發生需要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拌生菌刺激,覆蓋的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質。  

      2 栽培技術  

      2.1 栽培季節。在自然氣候條件下,一般安排在9~10月接種,11月份開始出菇,出菇可延長到次年4月份。各地可據此參考。  

      2.2 培養料配方。基質培養料可按不同地區就地取材。栽培料要求鮮新、干燥、不發霉、不腐爛。配方:①棉籽殼65%,米糠20%,玉米粉10%,尿素0.5%,石灰1.5%,白糖、石膏、過磷酸鈣各1%;②出菇廢料60%,棉籽殼28%,玉米粉10%,尿素0.5%,石灰1.5%;③稻草78%(粉碎),棉籽殼15%,米糠3%,石膏2%,石灰2%;④木屑40%,棉籽殼58%,蔗糖1%,過磷酸鈣1%。  

      2.3 裝袋與發菌。最好采用熟料袋式覆土畦栽法,原料裝袋前應先將所有原材料用水混合均勻,覆蓋24h,以便吸收水分并軟化。調節含水量在65%左右。塑料袋選用17cm×33cm或17cm×55cm規格的聚乙烯筒料,裝袋以緊貼袋壁為度。用常壓蒸汽滅菌灶在100℃下滅菌10~12h,然后取出料袋,冷至30℃以下時即可接種。接種按無菌操作要求進行,采用兩頭接法,接種量為干料重的10%~15%,接種后置22~30℃下培養,約30d長滿袋。  

      2.4 脫袋覆土。選擇地勢較高、有清潔水源、排水通暢的地方整地作畦,畦寬1m,深20~30cm,長8~12m。畦床做好后,先在畦底及畦床四周撒一層石灰粉滅菌殺蟲,然后將發好菌絲的料袋剝去塑料袋膜,排入畦中,菌棒間留有3~5cm空隙,用覆土材料填滿,以利菌絲繼續生長,再在菌棒頂部均勻覆蓋一層3~5cm厚的土層,覆土完畢,即蓋上薄膜保溫保濕,并在畦上搭置拱棚,以控溫控濕控光。  

      2.5 出菇管理。一般覆土后10~15d菌絲即可長滿畦床,此時可揭去薄膜,每天噴少量水,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5%~90%,溫度16~24℃,并給一定的散射光線刺激原基形成。  

      2.6 適時采收。雞腿菇現蕾后5~7d,菌蓋上有少量鱗片,菌環剛剛松動時即可采收。采收時用手捏住菇柄下部輕輕轉動一下,即可拔起。叢生菇采收時,應盡量不碰傷小菇。每采收一潮菇后,應清理床面補土噴水,蓋膜養菌,經數天可出第二潮菇,一般可采收3~4潮,生物轉化率達100%~140%。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