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將雞腿菇的產業做大做強,在國內形成影響,形成全國最大的雞腿菇生產基地或集散地,在原有工藝的基礎上必須采取幾項技術措施,如這幾項技術措施落實后,我區雞腿菇產業在全國老大的地位成矣!
一、原料與配方:
雞腿菇產業做大做強必須以本地秸桿為原料,采用科學配方提高產量。為此,我們以粉碎的玉米秸、玉米芯和干牛糞為主料,配以豆餅粉或棉籽餅、菜籽餅等為輔料,經發酵后利用。玉米秸、玉米芯、牛糞為我區豐富的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大袋與開放式接種:
為提高每棒雞腿菇的產量,降低每斤鮮菇的生產成本,采用大塑料袋與開放式接種。大塑料袋的規格為: 22cm (折徑)× 40cm × 0.035cm 的塑料袋,每袋裝干料 2 斤,菌棒重為 4 斤。這樣每袋可產鮮菇 2 斤以上。同時,采用開放式接種。
三、生產大雞腿菇:
不管是鮮雞腿菇銷售,還是鹽水雞腿菇市場,大雞腿菇的價格,高于小雞腿菇價格 50% 以上。為此,我們采取提高覆土厚度等技術措施,完全可做到 80% 以上的雞腿菇子實體為大雞腿菇。
四、改革栽種方法:
主要措施是在我公司技術人員指導下,各栽培戶自備原料(玉米秸粉、干牛糞等),在家進行培養料發酵。栽培覆土時采取菌袋(菌棒)立放,各菌棒間距為 15 cm ,用農戶發酵好的自備料填充菌棒間的空隙,再按常規方法覆土 5-10cm 。如果公司能采用隧道式發酵,將發酵好的料讓農戶運回家,填充菌棒間的空隙,那效果會更好。
五、 改革栽培場地:
用高標準的蔬菜塑料大棚溫室栽培雞腿菇,由于大棚溫室一次性投資較大( 3 萬元),在農村大規模推廣無法解決建棚資金問題。今后推廣的重點是小拱棚栽培雞腿菇,每個小拱棚面積為 100 平方米,總造價為 400 元左右,可栽培雞腿菇 1000-2000 棒,可產鮮菇 2000-4000 斤。
采取上述五項技術措施后,菌棒的生產成本下降,企業效益提高;農戶購買菌棒數量減少,產量提高,從而大幅度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
一、原料與配方:
雞腿菇產業做大做強必須以本地秸桿為原料,采用科學配方提高產量。為此,我們以粉碎的玉米秸、玉米芯和干牛糞為主料,配以豆餅粉或棉籽餅、菜籽餅等為輔料,經發酵后利用。玉米秸、玉米芯、牛糞為我區豐富的再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大袋與開放式接種:
為提高每棒雞腿菇的產量,降低每斤鮮菇的生產成本,采用大塑料袋與開放式接種。大塑料袋的規格為: 22cm (折徑)× 40cm × 0.035cm 的塑料袋,每袋裝干料 2 斤,菌棒重為 4 斤。這樣每袋可產鮮菇 2 斤以上。同時,采用開放式接種。
三、生產大雞腿菇:
不管是鮮雞腿菇銷售,還是鹽水雞腿菇市場,大雞腿菇的價格,高于小雞腿菇價格 50% 以上。為此,我們采取提高覆土厚度等技術措施,完全可做到 80% 以上的雞腿菇子實體為大雞腿菇。
四、改革栽種方法:
主要措施是在我公司技術人員指導下,各栽培戶自備原料(玉米秸粉、干牛糞等),在家進行培養料發酵。栽培覆土時采取菌袋(菌棒)立放,各菌棒間距為 15 cm ,用農戶發酵好的自備料填充菌棒間的空隙,再按常規方法覆土 5-10cm 。如果公司能采用隧道式發酵,將發酵好的料讓農戶運回家,填充菌棒間的空隙,那效果會更好。
五、 改革栽培場地:
用高標準的蔬菜塑料大棚溫室栽培雞腿菇,由于大棚溫室一次性投資較大( 3 萬元),在農村大規模推廣無法解決建棚資金問題。今后推廣的重點是小拱棚栽培雞腿菇,每個小拱棚面積為 100 平方米,總造價為 400 元左右,可栽培雞腿菇 1000-2000 棒,可產鮮菇 2000-4000 斤。
采取上述五項技術措施后,菌棒的生產成本下降,企業效益提高;農戶購買菌棒數量減少,產量提高,從而大幅度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