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早熟西洋南瓜采種技術

       日期:2016-01-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6    
        一、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層、有機質含量高、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作為采種田。在采種田周圍1000m范圍內,不能種植其他南瓜及西葫蘆品種。 

        施入優質腐熟的有機肥肥4000~5000kg/667平方米,深翻耙平。在種植前父本區按70~90cm做畦。母本區做大小畦:小畦寬40~60cm,高10cm;大畦寬1.8cm,畦長7~10m;做好排灌渠道。定植前3~4天,于定植穴所在位置開溝,施入三元復合肥30~40kg/667平方米(如有機肥不足需施用100kg),然后將溝填平,等待定植。 

        二、育苗、催芽、播種 

        西洋南瓜的苗齡一般為25~30天,父本比母本應早播種5~7天。為了培育壯苗,在確保不受凍害的情況下應盡早育苗。北方地區露地育苗種植可于3月15~25日進行播種育苗。 

        先將種子放到50~55℃溫水中進行燙種并不斷攪拌,保持15~20min,自然冷卻后再繼續浸種1~2小時,為了減少種子帶菌,撈出后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30min,或用10%磷酸三鈉浸種15min。將種子撈出控干,攤開晾曬,將干未干時(表皮沒有明水),用紗布或毛巾等把種子包好,放入干凈的容器內,置于26~30℃條件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溫水清洗1次,若催芽量較大,每隔12小時將種子上下翻動1次,一旦出芽就不再翻動。經2~3小時,待70%種子開始出芽(胚根伸出種皮2~3mm)時,將發芽的種子播種于育苗缽(袋)或育苗床中。未發芽的種子可再繼續催芽1天,待出芽后播種。 

        育苗缽或育苗床應置于保溫條件好的日光溫室大棚中。育苗缽規格為中10×8cm,育苗床按10×10cm距離割方。育苗營養土要求肥活、疏松,通透性好,有機肥、園田土、草炭之比為3∶4∶3,播種應選擇晴天上午進行,播種前澆足底水。播種時于每缽(方)中央,擺放1粒出芽的種子,胚芽朝下或平向擺放。播后覆細干土1~2cm厚,并覆蓋薄膜或搭小拱棚,以利保溫保濕、促進出苗。 

        三、苗期管理 

        在床溫25~30℃條件下,經3~4天即開始出苗,出苗后要及時撤去薄膜,幼苗出齊后加強放風以降溫降濕,防止幼苗徒長。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定植。定植前7天開始加大放風量,夜間逐步減少覆蓋物,進行低溫鍛煉,至定植前,撤去全部覆蓋。在育苗床中育苗的,定植前3~7天還要起苗進行囤苗。育苗期間一般不澆水,地面出現干裂時可覆過篩的潮濕土以補充水分。 

        四、定植 

        母本:父本按5∶1的比例進行定植,父本應比母本早定植5~7天。 

        母本在小高畦上栽雙行,調埯栽植,株距0.5m。父本栽單行,株距0.4~0.5m為促進根系發育,可在定植前1天,噴灑6號生根粉,每1000株苗噴0.1g。 

        定植時應選用壯苗,將弱苗、病苗、畸形苗淘汰。栽苗時土坨要與地面栽平,不要傷根和傷苗。定植后澆足水,澆水要均勻,切忌大水漫灌,并要及時覆蓋地膜,增溫保濕。 

        五、管理 

        1、肥水管理 澆完定植水約7~10天后,再澆1次水,并隨水施入尿10kg/667平方米;當授粉的幼瓜直徑達6~8cm,并且植株將蓋嚴地面時,再澆膨瓜水1次,并隨水施入尿素15kg/667平方米或碳銨45kg/667平方米,此后,視天氣情況澆水1~2次,果實膨大中,后期應保持土壤濕潤。 

        開花期不要澆水或施肥,采收前10天不再進行澆水和施肥。 

        可以中耕的,澆完定植水后在土壤濕度適宜時進行淺中耕和鋤草。澆完第2水后,再進行1次細致中耕,中耕時畦面要淺,溝內要深。 

        2、整枝、壓蔓母本采取單蔓整枝,摘除全部側枝,只留1條主蔓。當蔓長0.5~0.6m時開始壓蔓,以后每隔0.4~0.5m壓蔓1次。 

        3、疏花、疏果為提高采種量,母本每蔓留1個瓜,一般第1或第2個雌花去除,宜選留12~15節以上的雌花座果,其他雌花或幼果及時摘除。 

        4、去雄及人工授粉 母本開花前,應將母本株上的雄花蕾全部摘除,在授粉期間還應每天進行檢查。 

        開花期間,應于每日早晨6~10時,摘取父本株上的雄花,為母本株上選留的雌花進行授粉,每朵雄花授2~3朵雌花,為了提高采種量,授粉時應涂抹均勻。母本每株授2朵雌花。 

        5、母本摘心及父本處理當母本瓜秧長約1.5~1.8m,長出20~22片真葉,已授粉的幼瓜開始膨大后,留1個幼瓜,并在瓜前留6~8片葉后及時將生長點摘除。授粉結束后,及時拔除父本。 

        6、果實保護幼瓜迅速膨大基本定形后,用廢瓦片或平整的石塊等將瓜墊起,如瓜著生在低洼處,要將瓜移到高處,以免過濕爛瓜。南瓜生長后期;光照過強,瓜而易發生日灼,要用青草或瓜葉等將瓜覆蓋遮蔭。 

        六、病蟲害防治 

        西洋南瓜的主要病蟲害有蚜蟲、美洲斑潛蠅、白粉病、病毒病等,應注意及時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要注意栽培防病與藥劑防治相結合,一定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或生物農藥。防治蚜蟲、美洲斑潛蠅可用50%棉蚜霧(抗蚜威)2000~3000倍液,或2.5%天王星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等。防治白粉病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防治病毒病可噴灑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抗毒劑1號250倍液等。 

        七、采收 

        授粉后40~50天,待種瓜充分成熟后,進行采收。采收時要在晴天進行,用剪刀或刀片等從果柄處將瓜剪(割)下,留1cm長的果柄。采收時要輕拿輕放,避免磕碰損傷表皮。采收后置于陰涼干燥處,后熟10~15天。 

        八、采種 

        選擇晴天上午進行剖瓜采種,將種子用清水反復清洗干凈,去除漂浮在水面的秕籽,然后將種子撈出,置于草席,涼席或紗網等上晾干。 

        種子晾干后,及時收起,并于袋內及袋外面寫好品種名稱,采種單位或采種人姓名及種子重量等,然后置于陰涼干燥的室內存放。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