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玉米間作平菇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6-01-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7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高陽鄉在夏玉米行間間作平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復種指數。平菇從種到收僅50天左右,時間短,見效快。玉米間作平菇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 、玉米  

        ①地塊。要選擇近水源,土地疏松,地力肥沃的。 
      
        ②品種。要選擇株型緊湊,適于密植遮蔭的品種如掖單2號等。 
      
        ③種植規格。為了使平菇出菇期間與夏玉米相適應,同時又能使秋季適時種麥,玉米應在5月下旬麥田套種,采用大、小行種植方式,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8厘米,平均行距53厘米,密度每畝約4500株。  

        ④田間管理。套種時畝施土雜肥75公斤,磷肥75公斤,玉米出苗后要及時治蟲,麥收后及時滅茬,深耕,小喇叭口期畝追施尿素40公斤。以后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2、平菇  

        ①菌種。要選擇耐高溫或廣溫型品種,如831、HP-1、九華191、CCEF89等。  

        ②培養料的配制。選擇新鮮、干燥的棉籽殼,加5%熟石灰,2.5%的過磷酸鈣,0.3%的尿素,0.25%的多菌靈(40%含量),130%~150%的水,充分拌均勻。  

        ③播種。平菇播種時期以玉米拔節至小喇叭口期為宜。即7月中、下旬。播種前1~2天在玉米大行間挖40厘米寬、20厘米深的菇畦,種一行留一行走道,每1平方米用20公斤棉籽殼。用分層接種和加在表層用種的方式播種,用種量為干棉籽殼的10%~15%。播種前先在畦內澆透水,待水滲完后在菇畦內均勻撒入少量熟石灰消毒,將配制好的培養料和菌種塊(直徑1厘米左右)分層播入畦內:即第1、3、5層為菌種,分別占用種量的20%、35%和45%,第2、4層為培養料。播種時培養料要壓實,菌種塊要撒均勻,最后蓋上一層地膜,并用10厘米厚的濕土將地膜全部蓋住,以保待水分。  

        ④田間管理與采收。平菇播種后10天左右,注意觀察菌絲生長情況。隔20天左右待菌絲長滿后(培養料變白),把表土、地膜扒掉,經過2~3天當小菇蕾長至直徑1.5厘米時,可早、晚各噴一次水,嚴重干旱時可適當增加噴水次數,從小菇蕾出現到第一次采收約需4~5天,第一茬占總產量的40%以上。采完第一茬后及時清理畦面,鏟除死菇,加強田間管理,并經常觀察培養料有無污染現象,若發現雜菌污染要及時用無菌小刀將污染塊全部割除,并用10%的石灰水消毒。再隔3~4天又會出現菇蕾,重復以上管理措施,到玉米收割時平菇可采收3~4茬,這期間若遇上雨天可加蓋農膜。  

        3、效益間作玉米行間的平菇平均畝產2000余公斤。又由于平菇培養料在轉化過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增加了玉米的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長壯實不早衰,提高了穗粒數和千粒重,因此,間作區玉米畝產612公斤,非間作區玉米畝產578公斤,畝增產34公斤(5.5%以上)。采完平菇后的廢菌糠連同大量菌絲體在秋種前一起翻入土壤中,使土壤疏松,從而改變了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加了土壤各種養分的含量。第二年取土化驗結果,土壤容重減少2.5克/立方厘米孔隙度增9.5%,含水量增加0.8%,有機質提高0.679%,全氮提高0.029%,全磷提高0.038%,速效氮提高28.7ppm,速效鉀提高162ppm,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狀,增加了土壤各種養分的含量。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