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治禿頂
玉米果穗頂部常有一部分形不成籽粒的現象,俗稱禿頂。形成禿頂的原因主要是花絲授粉不良、孕穗期缺肥早衰等。防止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后期追肥。玉米追肥應本著“前輕、中重、后補”的原則,玉米長到15片葉左右時,可隨澆水667平方米(1畝)施尿素10公斤或硝酸銨10~15公斤;在玉米抽穗至灌漿期,667平方米用0.25公斤磷酸二氫鉀和0.5公斤尿素兌水40~50公斤,于下午進行葉面噴施,可顯著減少禿頂。
2.及時去雄。玉米去雄后,減少了水分和養分的消耗,能促使果穗長粗、籽粒飽滿,同時改善了玉米上部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了光合效率,減輕了玉米螟的危害。去雄時間應以雄穗剛剛抽出頂葉、尚未散粉時為宜。去雄數量可隔行或隔株去雄,不宜太多,否則會導致授粉不良造成空穗,特別是玉米地周圍4~5行不宜去雄。
3.輔助授粉。輔助授粉應在雄穗散粉末期進行,一般進行2~3次即可。時間應在上午10時左右。方法是兩人拉一條繩子,順著行間走動,使繩子帶動雄穗搖擺,或者將花粉接到授粉器內,對準雌穗上的花絲輕輕震動,使花粉粒均勻落在花絲上。這是行之有效的增產措施。
二、慎防空稈
據調查,玉米空稈率一般為15%~20%,嚴重者高達30%以上。其主要防治對策為:
1.合理密植。一般品種667平方米留苗密度為3000~4000株,種植形式為行距70厘米、株距27厘米;豎葉緊湊型品種667平方米留苗5000株左右,行距80厘米、株距17厘米。行距增大,有利于通風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營養,促進果穗分化,降低空稈率。
2.按葉齡施肥。玉米從拔節到果穗吐絲受精為孕穗階段,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此期若養分供應充足,能減少空稈率。當葉齡指數達30%前,即5葉展開前,不施氮肥,全部追施磷、鉀肥;葉齡指數達30%~35%,即5~6葉展開時,追肥數量應占全期氮肥總量的60%;葉齡指數達60%~70%,即12~13片葉展開時,追施余下的40%氮肥。
3.澆抽雄開花水。玉米抽雄前15天對敏感,此期若土壤干旱,應及時澆水,以促果穗發育,縮短雄、雌花開花的間隔,有利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稈率。
玉米果穗頂部常有一部分形不成籽粒的現象,俗稱禿頂。形成禿頂的原因主要是花絲授粉不良、孕穗期缺肥早衰等。防止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后期追肥。玉米追肥應本著“前輕、中重、后補”的原則,玉米長到15片葉左右時,可隨澆水667平方米(1畝)施尿素10公斤或硝酸銨10~15公斤;在玉米抽穗至灌漿期,667平方米用0.25公斤磷酸二氫鉀和0.5公斤尿素兌水40~50公斤,于下午進行葉面噴施,可顯著減少禿頂。
2.及時去雄。玉米去雄后,減少了水分和養分的消耗,能促使果穗長粗、籽粒飽滿,同時改善了玉米上部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了光合效率,減輕了玉米螟的危害。去雄時間應以雄穗剛剛抽出頂葉、尚未散粉時為宜。去雄數量可隔行或隔株去雄,不宜太多,否則會導致授粉不良造成空穗,特別是玉米地周圍4~5行不宜去雄。
3.輔助授粉。輔助授粉應在雄穗散粉末期進行,一般進行2~3次即可。時間應在上午10時左右。方法是兩人拉一條繩子,順著行間走動,使繩子帶動雄穗搖擺,或者將花粉接到授粉器內,對準雌穗上的花絲輕輕震動,使花粉粒均勻落在花絲上。這是行之有效的增產措施。
二、慎防空稈
據調查,玉米空稈率一般為15%~20%,嚴重者高達30%以上。其主要防治對策為:
1.合理密植。一般品種667平方米留苗密度為3000~4000株,種植形式為行距70厘米、株距27厘米;豎葉緊湊型品種667平方米留苗5000株左右,行距80厘米、株距17厘米。行距增大,有利于通風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營養,促進果穗分化,降低空稈率。
2.按葉齡施肥。玉米從拔節到果穗吐絲受精為孕穗階段,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此期若養分供應充足,能減少空稈率。當葉齡指數達30%前,即5葉展開前,不施氮肥,全部追施磷、鉀肥;葉齡指數達30%~35%,即5~6葉展開時,追肥數量應占全期氮肥總量的60%;葉齡指數達60%~70%,即12~13片葉展開時,追施余下的40%氮肥。
3.澆抽雄開花水。玉米抽雄前15天對敏感,此期若土壤干旱,應及時澆水,以促果穗發育,縮短雄、雌花開花的間隔,有利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