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蓑蛾成蟲及蓑囊 大蓑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在黃河流域及以南地區均有發生,食性雜,能為害多種作物及樹木。可將葉片咬成空洞或缺刻甚至將葉片吃光,僅留下主脈。
[形態]雌成蟲無翅,蛆狀,體肥胖,體長約25毫米,體淡黃色,頭部黃褐色,胸部及腹末多茸毛,尾部尖細,雄成蟲體長15~20毫米,翅黑褐色,體背有灰褐色長毛,前翅近外緣有4~5個半透明斑塊,前后緣附近黃褐色,后翅褐色。卵淡黃色,橢圓形,幼蟲體長25~40毫米,頭赤褐色(雌)或黃褐色,中央有白色人字紋(雄),體灰黑色(雌)或黃褐色(雄),胸背硬皮板黃褐色或灰褐色,中央有褐色縱紋兩列,幼蟲的護囊長40~60毫米,紡錘形,囊外綴有作物的葉片。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封口后在護囊內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化蛹,5月下旬后盛發,6月上旬幼蟲大量孵化,7~9月間幼蟲為害最盛。幼蟲5齡,至10月份以老熟幼蟲越冬。雄蛾趨光性強,雌蛾產卵量大,且每母囊中孵化的幼蟲,在幼齡蟲期常在母囊周圍為害,因此,發生中心的蟲口密度大,為害中心較明顯。
[防治方法]①結合田間管理,及時摘除蓑囊并銷毀。②化學防治,在低齡幼蟲盛發期,用5%來福靈乳油2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或40%辛硫磷1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均勻噴霧。
[形態]雌成蟲無翅,蛆狀,體肥胖,體長約25毫米,體淡黃色,頭部黃褐色,胸部及腹末多茸毛,尾部尖細,雄成蟲體長15~20毫米,翅黑褐色,體背有灰褐色長毛,前翅近外緣有4~5個半透明斑塊,前后緣附近黃褐色,后翅褐色。卵淡黃色,橢圓形,幼蟲體長25~40毫米,頭赤褐色(雌)或黃褐色,中央有白色人字紋(雄),體灰黑色(雌)或黃褐色(雄),胸背硬皮板黃褐色或灰褐色,中央有褐色縱紋兩列,幼蟲的護囊長40~60毫米,紡錘形,囊外綴有作物的葉片。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封口后在護囊內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化蛹,5月下旬后盛發,6月上旬幼蟲大量孵化,7~9月間幼蟲為害最盛。幼蟲5齡,至10月份以老熟幼蟲越冬。雄蛾趨光性強,雌蛾產卵量大,且每母囊中孵化的幼蟲,在幼齡蟲期常在母囊周圍為害,因此,發生中心的蟲口密度大,為害中心較明顯。
[防治方法]①結合田間管理,及時摘除蓑囊并銷毀。②化學防治,在低齡幼蟲盛發期,用5%來福靈乳油2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或40%辛硫磷1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