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如何識別玉米絲黑穗病和黑粉病?

       日期:2016-03-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7    
      (1)絲黑穗病:玉米絲黑穗病俗稱烏米、啞玉菱。是春播玉米區的重要病害。近年來局部地區少數田塊發病很重。

        一般抽穗后才顯癥狀。苗期癥狀因品種不同,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苗期癥狀有以下幾種: 

        第一,在4~5葉上形成1~4條明顯的黃白色條紋。 
         
        第二,植株莖稈下粗上細,葉片暗綠,葉片變硬上挺,植株形狀如筍狀。 
         
        第三,有些病株兼有筍狀和黃白色條紋。雄穗受害,花器變形,穎片增生呈葉狀,不能形成雄芯,花的基部膨大,內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雌穗受害,果穗短,基部膨大,除苞葉外,果穗內全為黑粉和散亂的絲狀物,此即維管束的殘留物。一般雌雄穗都受害,也有其中之一受害的。有時雌雄穗組織增生變葉癥。葉部受害,形成縱裂穿孔,有時孔周圍生一圈黑色絲狀物。病株大多矮化,分蘗增多,簇生不能拔節。 
         
        (2)黑粉病:俗稱灰包、黑瘤子。在各玉米產區都有發生,局部地區受害較重。玉米植株地上部分,包括莖、葉、葉鞘、雄穗、雌穗、氣生根等均可受害。被害組織因病菌的刺激,產生大小形狀不一的腫瘤。瘤外包有一層薄膜,初期白色或淡紫色,略有光澤,后變灰白色,破襲后散出黑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葉片上的瘤小而多,直徑僅1~2厘米或更小,多分布在葉片基部和近中脈兩側,而使病葉皺縮。莖節上的瘤大,可達10厘米以上,易使植株折斷。雌穗全部或部分成瘤,苞葉破裂,果穗變形。雄穗的小枝或小花變成長囊狀瘤。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