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秋兩季是柑桔嫁接的最佳時期。此時氣溫較高,雨量充沛,樹液流動旺盛,有利于嫁接成活。但是,近一段時間以來,經常出現柑桔嫁接成活率不高的現象,一般只有60%左右,有的僅成活10~20%,甚至百分之幾,不但影響出苗率,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而且嚴重影響砧木的生長,延遲嫁接苗出圃時間,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現將柑桔苗嫁接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做簡單分析,并提出解決的辦法,以供參考。
1、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根據調查,柑桔苗嫁接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
1.1砧木缺乏水分,影響成活。有的砧木,由于干旱,吸收水分少,樹液不足。有的砧木營養不良,長勢太弱,嫁接后不易上水,或上水很少。砧木缺乏水分,導致砧穗結合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供應,形成層不易產生新的愈合組織,造成接穗死亡。
1.2接穗變質死亡,影響成活。接穗在儲藏或運輸過程中,因保存方法不當或時間過長,易引起接穗脫水干枯、變色、腐爛等變質現象,造成接穗失去愈合分生能力。
1.3天氣選擇不當,影響成活。選擇天氣,實際上是選擇溫度和濕度。晴天溫度較高而穩定,有利于成活,一般日平均氣溫15~25℃較適合于細胞分裂活動,32℃以上的溫度常發生高溫損害,超過40℃時則會引起組織的死亡。雨天溫度降低,濕度過大,接穗容易腐爛。
1.4嫁接技術不精,影響成活。如接穗削面不平,過深或過淺,接穗削面和砧木切口不清潔,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對接不準,接穗結合面太少,未緊貼,薄膜條捆扎不緊不嚴,解除薄膜過早等,都會降低嫁接成活率。
1.5砧、穗間的親和力,影響成活。如柚與桔、橙不親和,將其硬接成一株,不可能長成好的植株。
2、主要措施提高柑桔嫁接成活率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著手,把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2.1熟練掌握嫁接技術。嫁接包括磨刀、削芽、開砧、嵌芽及捆扎等全套技術,每個技術環節都與嫁接成敗密切相關,必須嚴格把握,要求達到“平、準、緊、嚴”,即砧木與接穗削得平,砧穗形成層對得準,薄膜條封得嚴捆得緊。實踐證明,嫁接基本功越好,技術越熟練,則嫁接速度越快,成活率越高。
2.2選擇晴好天氣嫁接。嫁接前,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掌握天氣趨勢,并結合觀察實時實地的天氣變化情況。如遇連綿陰雨、多霧低溫、雨后土壤過濕或連晴高溫等不良天氣,都不適宜嫁接。如遇干旱天氣,應提前幾天灌一次透水,如遇弱苗應提前15~20天施肥,提高砧木苗的營養水平,才有利于嫁接成活。但嫁接后不宜立即灌水,更不能追施化肥,否則會導致接穗死亡。
2.3保持接穗新鮮。接穗最好就近采集,隨采隨用。因隨采隨用的接穗新鮮度高、營養較多、生命力強,故有利于成活。如需從外地購買,或不能馬上用完的接穗,可用濕潤清潔的河沙或石花在冷涼處保存、運輸。河沙濕度以手伸入沙中抽出,手上沾沙而指甲不沾沙為宜。如果手上不沾沙則太干,如指甲沾沙則太濕。石花的濕度以不滴水為宜。用上述方法儲藏,春季可儲藏一個月左右,接穗仍能保持新鮮,可用于嫁接。秋季因氣溫較高,接穗不耐久儲,儲藏期不宜超過一周,否則不易接活。據試驗,枝條采后一小時內嫁接,成活率達92.1%;儲藏6天嫁接,成活57.8%;7天的成活30.5%;8~9天的成活為 5%。儲藏后的接穗,還應進行嚴格的篩選,以確保選用新鮮接穗。最實用的選擇方法是用肉眼觀察,如發現接穗削面顏色變暗、出現紅色或其它顏色,則不能用于嫁接。
2.4適時解除嫁接薄膜。早秋嫁接的柑桔苗宜在早春解除薄膜,并剪除接穗以上部分的砧木,促進柑桔嫁接苗早發芽早抽春梢。而在晚秋和春季嫁接的柑桔苗,極易出現“假活”現象,解除嫁接薄膜要格外小心,否則事與愿違。因為此時的砧穗結合部愈合程度并不高,未真正成活,接穗生長所需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不能得到及時有效供給,春季如解膜太匆忙太徹底,內外環境改變過分劇烈,或在高溫干燥天氣情況下解除嫁接薄膜,往往都會造成接穗的大批死亡。因此,晚秋和春季嫁接的柑桔苗,宜在接穗開始萌動時首先做除草、施肥、灌水等工作,其次給砧木下樁,最后才能解除接穗薄膜,以確保接穗的成活、萌發、抽梢。
1、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根據調查,柑桔苗嫁接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
1.1砧木缺乏水分,影響成活。有的砧木,由于干旱,吸收水分少,樹液不足。有的砧木營養不良,長勢太弱,嫁接后不易上水,或上水很少。砧木缺乏水分,導致砧穗結合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供應,形成層不易產生新的愈合組織,造成接穗死亡。
1.2接穗變質死亡,影響成活。接穗在儲藏或運輸過程中,因保存方法不當或時間過長,易引起接穗脫水干枯、變色、腐爛等變質現象,造成接穗失去愈合分生能力。
1.3天氣選擇不當,影響成活。選擇天氣,實際上是選擇溫度和濕度。晴天溫度較高而穩定,有利于成活,一般日平均氣溫15~25℃較適合于細胞分裂活動,32℃以上的溫度常發生高溫損害,超過40℃時則會引起組織的死亡。雨天溫度降低,濕度過大,接穗容易腐爛。
1.4嫁接技術不精,影響成活。如接穗削面不平,過深或過淺,接穗削面和砧木切口不清潔,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對接不準,接穗結合面太少,未緊貼,薄膜條捆扎不緊不嚴,解除薄膜過早等,都會降低嫁接成活率。
1.5砧、穗間的親和力,影響成活。如柚與桔、橙不親和,將其硬接成一株,不可能長成好的植株。
2、主要措施提高柑桔嫁接成活率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著手,把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2.1熟練掌握嫁接技術。嫁接包括磨刀、削芽、開砧、嵌芽及捆扎等全套技術,每個技術環節都與嫁接成敗密切相關,必須嚴格把握,要求達到“平、準、緊、嚴”,即砧木與接穗削得平,砧穗形成層對得準,薄膜條封得嚴捆得緊。實踐證明,嫁接基本功越好,技術越熟練,則嫁接速度越快,成活率越高。
2.2選擇晴好天氣嫁接。嫁接前,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掌握天氣趨勢,并結合觀察實時實地的天氣變化情況。如遇連綿陰雨、多霧低溫、雨后土壤過濕或連晴高溫等不良天氣,都不適宜嫁接。如遇干旱天氣,應提前幾天灌一次透水,如遇弱苗應提前15~20天施肥,提高砧木苗的營養水平,才有利于嫁接成活。但嫁接后不宜立即灌水,更不能追施化肥,否則會導致接穗死亡。
2.3保持接穗新鮮。接穗最好就近采集,隨采隨用。因隨采隨用的接穗新鮮度高、營養較多、生命力強,故有利于成活。如需從外地購買,或不能馬上用完的接穗,可用濕潤清潔的河沙或石花在冷涼處保存、運輸。河沙濕度以手伸入沙中抽出,手上沾沙而指甲不沾沙為宜。如果手上不沾沙則太干,如指甲沾沙則太濕。石花的濕度以不滴水為宜。用上述方法儲藏,春季可儲藏一個月左右,接穗仍能保持新鮮,可用于嫁接。秋季因氣溫較高,接穗不耐久儲,儲藏期不宜超過一周,否則不易接活。據試驗,枝條采后一小時內嫁接,成活率達92.1%;儲藏6天嫁接,成活57.8%;7天的成活30.5%;8~9天的成活為 5%。儲藏后的接穗,還應進行嚴格的篩選,以確保選用新鮮接穗。最實用的選擇方法是用肉眼觀察,如發現接穗削面顏色變暗、出現紅色或其它顏色,則不能用于嫁接。
2.4適時解除嫁接薄膜。早秋嫁接的柑桔苗宜在早春解除薄膜,并剪除接穗以上部分的砧木,促進柑桔嫁接苗早發芽早抽春梢。而在晚秋和春季嫁接的柑桔苗,極易出現“假活”現象,解除嫁接薄膜要格外小心,否則事與愿違。因為此時的砧穗結合部愈合程度并不高,未真正成活,接穗生長所需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不能得到及時有效供給,春季如解膜太匆忙太徹底,內外環境改變過分劇烈,或在高溫干燥天氣情況下解除嫁接薄膜,往往都會造成接穗的大批死亡。因此,晚秋和春季嫁接的柑桔苗,宜在接穗開始萌動時首先做除草、施肥、灌水等工作,其次給砧木下樁,最后才能解除接穗薄膜,以確保接穗的成活、萌發、抽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