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玉米苗期的關鍵季節,田間管理尤為關鍵,尤其在大面積越區種植高產晚熟品種玉米的情況下,更應該加強玉米苗期的田間管理,從而獲得大面積豐收。
一、查田補種,移苗補栽
由于玉米種子質量和土壤墑情等方面的原因,會造成已播種的玉米出現不同程度缺苗、斷條,這將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所以出苗后要經常到田間查苗,發現缺苗應及時進行補種或移栽。如缺苗較多,可用浸種催芽的種子予以坐水補種。如缺苗較少,則可移苗栽。移栽要在陰雨天或晴天下午進行,如有條件的最好帶上移栽。栽后要及時澆水,縮短緩苗時間,保證成活,達到苗全。
二、適時間苗、定苗
早間苗、勻留苗,適時合理定苗是實現合理密植的關鍵措施。間苗宜早,應選擇在幼苗將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葉進行。間苗原則是去弱苗,留壯苗;去雜苗,留齊苗和顏色一致的苗;去病菌,留健苗。如間苗過晚,植株過份擁擠,互爭水分和養分,會使初生根系生長不良,從而影響地上部的生長。當幼苗長到4~5片葉時,按品種、地力不同適當定苗。如地下害蟲發生嚴重的地方和地塊,要適當延遲定苗時間。但最遲不宜超過6片葉。間、定苗時一定要注意連根拔掉。避免長出二茬苗。間、定苗可結合鏟地進行。
三、蹲苗促壯
這種方法能使玉米根系向縱深伸長,擴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圍,并使幼苗墩實粗壯,增強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為豐產打下良好基礎。蹲苗時間一般以出苗后開始至拔節前結束。當玉米長出4~5片葉時,結合定苗把周圍的土扒開3厘米左右,使地下莖外露,曬根7~15天,曬后結合追肥封土,這樣可提高地溫l℃左右。扒上曬根時,嚴禁傷根。一般苗壯、地力肥或墑情好的地塊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墑情差的地塊不用苗。
四、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溫,加速有機質的分解,增加有效養分,有利于防旱保墑和清除田間雜草等。一般應進行三次,第一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葉時進行,深度3~4.5厘米;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1尺高時;第三次在拔節前進行,深9~12厘米。鏟地要凈,特別要鏟盡“護脖草”。蹚地要注意深度和培上量,頭遍地要拿住犁底,達到最深,為了蹚深,又不壓苗、傷苗,可用小犁,應遵循“頭遍地不培土,二遍地少培土,三遍地拿起大壟”的原則。
五、適量追肥
由于玉米面積大,一般的農戶注重施入大量的基肥,所以要根據苗情,有針對性地補肥追肥。對底肥不足的應及時追肥以滿足玉米苗期生長的需要,做到以肥調水,為后期高產打下基礎。如苗期出現“花白苗”,可用0.2%的硫酸鋅葉面噴灑。也可在根部追施硫酸鋅,每株0.5克,每畝地施1~1.5公斤。如苗期葉片發黃,生長緩慢,矮瘦,淡黃綠色,是缺氮的癥狀,可用0.2~0.3%尿素葉面噴施。
六、防治地下害蟲
苗期對玉米危害嚴重的地下害蟲有螻蛄、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一旦發生,要對癥施藥,及時消滅。防治方法:一是澆灌藥液,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對水750公斤順壟澆灌。二是撒毒土,用2%甲基本異硫磷粉,每畝2公斤,對細上40公斤,拌均勻后順壟撒施。三是撒毒谷,用1公斤谷子及谷秕子炒熟后拌5%西維因粉0.2公斤,或用5公斤麥麩子炒香后加入40%甲基異硫磷對水拌勻,于傍晚撤在田間,每畝l~2公斤。
一、查田補種,移苗補栽
由于玉米種子質量和土壤墑情等方面的原因,會造成已播種的玉米出現不同程度缺苗、斷條,這將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所以出苗后要經常到田間查苗,發現缺苗應及時進行補種或移栽。如缺苗較多,可用浸種催芽的種子予以坐水補種。如缺苗較少,則可移苗栽。移栽要在陰雨天或晴天下午進行,如有條件的最好帶上移栽。栽后要及時澆水,縮短緩苗時間,保證成活,達到苗全。
二、適時間苗、定苗
早間苗、勻留苗,適時合理定苗是實現合理密植的關鍵措施。間苗宜早,應選擇在幼苗將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葉進行。間苗原則是去弱苗,留壯苗;去雜苗,留齊苗和顏色一致的苗;去病菌,留健苗。如間苗過晚,植株過份擁擠,互爭水分和養分,會使初生根系生長不良,從而影響地上部的生長。當幼苗長到4~5片葉時,按品種、地力不同適當定苗。如地下害蟲發生嚴重的地方和地塊,要適當延遲定苗時間。但最遲不宜超過6片葉。間、定苗時一定要注意連根拔掉。避免長出二茬苗。間、定苗可結合鏟地進行。
三、蹲苗促壯
這種方法能使玉米根系向縱深伸長,擴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圍,并使幼苗墩實粗壯,增強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為豐產打下良好基礎。蹲苗時間一般以出苗后開始至拔節前結束。當玉米長出4~5片葉時,結合定苗把周圍的土扒開3厘米左右,使地下莖外露,曬根7~15天,曬后結合追肥封土,這樣可提高地溫l℃左右。扒上曬根時,嚴禁傷根。一般苗壯、地力肥或墑情好的地塊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墑情差的地塊不用苗。
四、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溫,加速有機質的分解,增加有效養分,有利于防旱保墑和清除田間雜草等。一般應進行三次,第一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葉時進行,深度3~4.5厘米;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1尺高時;第三次在拔節前進行,深9~12厘米。鏟地要凈,特別要鏟盡“護脖草”。蹚地要注意深度和培上量,頭遍地要拿住犁底,達到最深,為了蹚深,又不壓苗、傷苗,可用小犁,應遵循“頭遍地不培土,二遍地少培土,三遍地拿起大壟”的原則。
五、適量追肥
由于玉米面積大,一般的農戶注重施入大量的基肥,所以要根據苗情,有針對性地補肥追肥。對底肥不足的應及時追肥以滿足玉米苗期生長的需要,做到以肥調水,為后期高產打下基礎。如苗期出現“花白苗”,可用0.2%的硫酸鋅葉面噴灑。也可在根部追施硫酸鋅,每株0.5克,每畝地施1~1.5公斤。如苗期葉片發黃,生長緩慢,矮瘦,淡黃綠色,是缺氮的癥狀,可用0.2~0.3%尿素葉面噴施。
六、防治地下害蟲
苗期對玉米危害嚴重的地下害蟲有螻蛄、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一旦發生,要對癥施藥,及時消滅。防治方法:一是澆灌藥液,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對水750公斤順壟澆灌。二是撒毒土,用2%甲基本異硫磷粉,每畝2公斤,對細上40公斤,拌均勻后順壟撒施。三是撒毒谷,用1公斤谷子及谷秕子炒熟后拌5%西維因粉0.2公斤,或用5公斤麥麩子炒香后加入40%甲基異硫磷對水拌勻,于傍晚撤在田間,每畝l~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