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粵審玉2006017
選育單位:廣東田聯(lián)種業(yè)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TMT06-1-3-5-7-9-2/TMT11-2-5-8-4-3-3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0~75天,比穗甜1號遲熟3天,與粵甜3號相當。株葉形態(tài)好,整齊壯旺,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植株高206~213厘米,穗位高67~75厘米,穗長21.5厘米左右,穗粗5.2厘米左右,禿頂長1.2~1.6厘米,單苞鮮重347~382克,單穗凈重282~306克,千粒重378~400克,出籽率69.2%~70.6%,一級果穗率82%~86%。果穗圓筒型,籽粒淡黃色,排列整齊,粒大飽滿,色澤鮮亮。可溶性糖含量19.1%~20.9%,果皮厚度測定值68.8~71.7微米,適口性評分為86.0分。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較強。
產量表現(xiàn):2004、2005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1033.0公斤和1044.4公斤,2004年比對照種穗甜1號增產22.02%,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5年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11.80%,增產達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1)低肥力田塊以3000株/畝為宜,高肥力田塊以3500株/畝為宜;(2)注意防治紋枯病和小斑病。
制種技術要點:參照其它甜玉米品種。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田蜜1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穗甜1號遲熟3天,與粵甜3號相當。產量較高,可溶性糖含量19.1%~20.9%,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選育單位:廣東田聯(lián)種業(yè)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TMT06-1-3-5-7-9-2/TMT11-2-5-8-4-3-3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0~75天,比穗甜1號遲熟3天,與粵甜3號相當。株葉形態(tài)好,整齊壯旺,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植株高206~213厘米,穗位高67~75厘米,穗長21.5厘米左右,穗粗5.2厘米左右,禿頂長1.2~1.6厘米,單苞鮮重347~382克,單穗凈重282~306克,千粒重378~400克,出籽率69.2%~70.6%,一級果穗率82%~86%。果穗圓筒型,籽粒淡黃色,排列整齊,粒大飽滿,色澤鮮亮。可溶性糖含量19.1%~20.9%,果皮厚度測定值68.8~71.7微米,適口性評分為86.0分。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較強。
產量表現(xiàn):2004、2005兩年秋季參加省區(qū)試,平均畝產鮮苞分別為1033.0公斤和1044.4公斤,2004年比對照種穗甜1號增產22.02%,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05年比對照種粵甜3號增產11.80%,增產達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1)低肥力田塊以3000株/畝為宜,高肥力田塊以3500株/畝為宜;(2)注意防治紋枯病和小斑病。
制種技術要點:參照其它甜玉米品種。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田蜜1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比穗甜1號遲熟3天,與粵甜3號相當。產量較高,可溶性糖含量19.1%~20.9%,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較強。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