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商品代蛋雞禽大腸桿菌病

       日期:2016-04-0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2    
      大腸桿菌是腸道中常在菌,在某種條件下就成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病原菌。病雞以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膜炎、輸卵管炎、滑膜炎、肉芽腫、臍炎為主要病變。衛生條件好,本病就很少發生。衛生條件差,飼養管理不善,往往造成慢性的持續性死亡率高,造成育成期和產蛋期存活率降低,是許多養雞場經濟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1)病原:  大腸桿菌為革蘭氏陰性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空氣、灰塵、飼料、飲水、墊草、設備、人員、動物、土壤等都存在著大腸桿菌。雞只隨時都可接觸到大腸桿菌,但危害最大的是對雞有致病作用的某些特定血清型菌株。目前,證明對雞有致病作用的有O19、O29、O259、O78等4種,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傳染給雞,能否引起致病,與感染菌的數量,雞的抵抗能力,飼養條件等因素有關。 

        (2)流行特點: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冬、春寒冷和氣溫多變季節多發。育成過程中有兩個感染高峰,第一峰期為1周齡左右,第二峰期在6~9周。產蛋期以初產和高峰期發病較多。在炎熱季節比涼爽季節要多。整個產蛋期都有本病發生和死亡。 

        (3)臨床癥狀:  雛雞往往突然發病,腹瀉,排綠色和灰白色稀糞,呼吸困難,食欲廢絕,極度衰竭而死去。產蛋雞發病后,雞冠變紫、變白,呼吸困難,腹瀉,排黃白色和綠色糞便。 

        (4)病理變化:  因大腸桿菌死亡的雞胚大多在孵化后期,也有在出殼后就死的弱雛死胚和死雛多數有臍炎、心包炎和卵黃壁水腫現象。6~9周齡死亡的雞,大部分有心包炎、氣囊炎、肝周炎、腹膜炎等變化。產蛋雞多數出現腹膜炎、輸卵管炎、肝周炎等變化。 

        (5)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特征可做出初步診斷,如要做進一步確診,應做細菌學分離和生化反應來確定。 

        (6)防治措施:  做好種蛋、孵化廳、孵化器、出雛器的消毒工作。加強雛雞飼養管理工作,控制飼養密度,保證營養水平,降低雞舍有害氣體含量,降低塵埃含量,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定期對環境進行消毒。發生本病時,飼料或飲水中加一定量的抗菌藥物,也可帶雞消毒。 

        目前,有些研究單位選用某些特定的菌株,制備了油乳劑滅活苗給2~3周齡雛雞注射,可減少育成期死亡率。開產前2~3周注射滅活苗,可減少產蛋期死亡率。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