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些常見、多發的雞病在發生過程中,無論從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防制效果等方面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和過去教科書、文獻中所描述的有所不同。由原來的典型疫病演變為非典型性,而有的則出現了新的病型。如果按傳統的標準來觀察臨床表現和病理變化,則很難發現典型的病例,且極易造成誤診。因此,在一次疫情發生之后,需要多觀察病、死雞,加強實驗室工作,進行綜合診斷和有效防治。本文僅對當前一些常見、多發雞病的臨診新特點作一簡述,以供廣大養雞與雞病防制工作者在雞病診斷中參考。
1 雞新城疫
近年來,由于野毒的嚴重污染,高的母源抗體和首免時間的選擇不當,疫苗的選擇和免疫程序不當以及各種干擾因素等原因,非典型新城疫發生較多。非典型新城疫一般不是暴發心血來潮充行,多散發,發病率在5%~10%左右。臨床上缺乏特征呼吸道癥狀。雞群精神狀態較好,飲食正常,個別雞出現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嗉囊空虛、非黃色糞便等癥狀,從出現癥狀到死亡一般為1~2天。產蛋雞出現產蛋量下降、產軟殼蛋等。
非典型新城疫的特征性病理變化表現在小腸上有數個大小不等的黃色泡沫狀腸段,剪開該腸段,可見腸內容物呈桔黃色、稀薄,腸粘膜脫落,腸壁變薄,缺乏彈性;腸壁毛細血管充血或出血,與周圍界限明顯;腺胃變軟,腺胃乳頭間有出血。產蛋雞除上述病變外,卵泡變形,卵黃液稀薄,嚴重者卵泡破裂,卵黃散落到腹腔中形成卵黃性腹膜炎。
有的新城疫病例中,除新城疫的一般癥狀和病變外,出現兩側性眼瞼腫、閉眼,嚴重的上下眼瞼粘連,冠變暗色,有的流少量漿性鼻液,眼瞼腫脹的患雞占雞群數的30%以上。
以呼吸困難、喀血為主癥狀的新城疫,病雞呼吸困難、甩頭、伸頸、咳出分泌物帶血絲和血凝塊。眼結膜發炎、流淚,病雞發出“咯咯”叫聲,排綠色稀便。產蛋母雞產蛋下降,并產軟皮蛋。雛雞、育成雞喉頭、氣管有輕度水腫,表面有稀薄乃至粘稠分泌物及血凝塊,喉頭、氣管、支氣管內充滿血液,血液在管內形成條狀或者凝塊,時間久血凝塊變成干酪樣物堵塞氣管,未見氣管粘膜有出血。肺出血,十二指腸出血,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直腸及泄殖腔粘膜出血。本病的喀血是肺出血所致,經實踐證實不是喉氣管炎。
有的新城疫病例除典型病變外,部分病死雞的嗉囊粘膜出現類似鵝口瘡的病變。輕輕刮支嗉囊內的飼料,可見粘膜輕度水腫、增厚,表面布滿粟粒大的黃或白色的結節,質地較硬,不易脫落,似鵝口瘡或VA缺乏癥。但嗉囊、粘膜極少有潰瘍面或假膜,分離不至念珠菌。這種嗉囊病變與新城疫強毒感染可能有某種關系。
2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目前,典型的法氏囊病已逐漸減少,而非典型法氏囊病卻日益增多。
雛雞主要表現為精神沉存、怕冷扎堆、拉白色稀便。剖檢肌肉出血比較明顯,法氏囊變化不大,僅輕度出血、水腫。幼雛發病率低,3~5周齡雛雞發病后約有50%的雞群癥狀不典型。有的僅表現食欲減退、精神沉存,糞便較正常質軟色白,多缺乏特征性病變。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低,加強飼養管理后,多數病雞不治而愈。
育成雞及產蛋雞多為散發,以拉稀便為主要癥狀,發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病死雞脫水明顯,肌肉出血,腎臟腫大,法氏囊明顯腫脹,其體積可比正常大3~5倍,康復后法氏囊萎縮現象很難見到。由于癥狀不典型,很容易與新城疫、腎傳支等相混淆,診斷上應特別注意。
3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
由于病毒的毒力不同、侵害部位不同,傳染懷喉氣管炎在臨診中可分為喉氣管型和結膜型,由于病型不同,所呈現的癥狀也不完全一樣。喉氣管型是高致病性病毒株引起的,較常見到;結膜型是低致病性病毒株引起的,其特征為眼結膜炎、眼結膜紅腫,1~2個月后流眼淚及鼻液,眼分泌物從漿液性到膿性,最后導致眼盲,眶下竇腫脹。產蛋雞產蛋率下降,畸形蛋增多。結膜病變主要呈漿液性結膜炎,表現為結膜充血、水腫,有時有點狀出血。有些病雞的眼瞼,特別是下眼瞼發生水腫,而有的則發生纖維素性結膜炎,角膜混濁。這種結膜型傳染性喉氣管炎若單獨發生缺乏喉氣管型特有的呼吸道癥狀,應注意與其他疫病的眼病癥進行鑒別,以免誤診。
4 雞馬立克氏病
內臟型馬立克氏病以卵的受害最為常見,其次為腎、脾、肝、心、肺、胰、腸系膜、腺胃、腸道和肌肉等。以侵害腺胃為主的馬立克氏病中,腺胃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腫脹,最嚴重的腫大3倍以上。腺胃變圓,有堅硬感,外漿膜繃緊,可見黃白色與乳白色相間的花斑狀。剖開腺胃見到少量混濁的黃色粘稠液體,腺胃壁增厚2~4倍。腺胃開口處腫大外突,有潰瘍和出血點。從切面看,腺胃體增大,壁厚,內有少量膠凍狀粘液。腺胃和肌胃連接處粘膜面有潰瘍和出血點。有極少數的病例,在腺胃出現病變的同時,在肝、脾、心表面也能見到數量、大小不一的腫瘤結節。
近年來發生的一種蛋雞傳染性腺胃病,雞體極度衰竭,嚴重消瘦。腺胃外觀明顯腫大,呈梭形,透過漿膜層可看到內有空泡狀的病變。剖開腺胃、腺胃壁增厚2~3倍,粘膜外翻,乳頭嚴重水腫、充血、出血,甚至有大面積的潰瘍。極少數雞腺胃內有一個瘺孔達肌層,內膜卡他性炎,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
腺胃腫瘤型馬立克氏病注間與傳染性腺胃病及慢性新城疫的鑒別。
5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自80年代后期,腎病變型傳支已見有流行,并且發病場越來越多,應引起養禽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感染腎型支氣管炎病毒后,其典型癥狀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病雞表現輕微呼吸道癥狀,雞被感染24~48小時開始氣管發生干羅章、打噴嚏及咳嗽,并持續1~4天,這些呼吸道癥狀一般很輕微,有時只有晚上安靜時候才聽得比較清楚,因此常被忽視。如果有并發感染,則呼吸道癥狀加重,鼻腔有粘性分泌物,時間延長。
第二階段是病雞表面康復,呼吸道癥狀消失,雞群沒有可見的異常表現。
第三階段是受感染的雞群突然發病,并于2~3天內逐漸加劇,病雞擠堆、厭食,排白色稀便,糞便中幾乎全是尿酸鹽。體重減輕,胸肌發暗,腿脛部干癟,肛門周圍羽毛沾滿水樣白色糞便,死亡率約30%。該病可引起腎臟腫大,呈蒼白色,腎小管充滿尿酸鹽結晶,外表呈白線網狀,俗稱“花斑腎”。輸尿管擴張,充滿白色的尿酸鹽。嚴重的病例在心包和腹腔器表面均可見白色的尿酸鹽沉著。
近來,出現一種只能引起產蛋雞發病,而不引起雛雞和育成雞發病的支氣管新病型。在發病雞群初期不有同程度的呼吸道癥狀,氣管粘膜充血,氣管內有少量粘液。輸卵管水腫,卵泡充血、變形,其他臟器無明顯病變。產蛋率急劇下降,蛋殼顏色變淺,下降10~15天后開始緩慢回升,回升時可出現部分白殼蛋、薄殼蛋、畸形蛋和小蛋。發病后期均無明顯病變。由于分離毒只能引起產蛋雞發病而不引起雛雞和育成雞發病,據此推測,該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是卵卵巢和輸孵管尚未發育成熟,病毒不能在此大量復制和存活,不能引起發病,故認為是一種傳支變異株。
6 雞白痢
育雛期常有不表現白色下痢癥狀而突然死亡的無白痢癥狀型或急性敗血型雞白痢。有的是病后僅見極少數雛雞排白色粘糞,但呈呼吸困難的肺型雞白痢病型。也有育雛期嚴重發生雞白痢的病群中,常有部分雛雞表現腦脊髓炎癥狀,稱其為腦型雞白痢或腦脊髓炎雞白痢。
以往雛雞白痢的剖檢變化主要是肝臟質脆,呈土黃色或磚紅色并有黃白色小壞死點,或在某些臟器上形成壞死結節,以及卵黃吸收不良等病變。近幾年更多病變見于肺膜下及肺實質中有若干散在粟粒大灰白、灰黃色壞死結節以及局灶性肺肝變及壞死區。有的在心臟上形成黃色“腫瘤樣”結節。育成雞的心臟上的“腫瘤樣”結節可深入心肌,心肌變性,心壁增厚變形,致使心腔縮小,心臟體積增大,心包積液、粘連。患此病的雞,有的在肌胃、腸炎膜等處有大小不一的黃色結節。有的肝臟腫大,雖暗紅或紅黃色,肝膜下密布大小不一的紫紅色斑點或黃白色壞死點。肝臟質地脆而無韌性,輕摸即成糊狀,常自然破裂,在肝膜下形成凝血塊,血腫,或連同肝包膜同時破裂形成大量血性腹水及血凝塊。應注意與弧菌性肝炎、包涵體肝炎、脂肪肝綜合征等區別。
某些病雞肝臟略腫或不腫,質地較硬,雖青銅色或古銅色,這些病變顏色在過去被認為系雞傷寒的典型病變,但現今常在患雞白簡病的死亡雞中出現。
有的雞脾臟腫大數倍,表面常有灰白色結節,也發生在雞白痢的病死雞。
在肉雞也發生以脛、跖關節腫脹及附近滑膜囊腫大,跛行甚至癱瘓為主癥的關節炎型雞白 痢。
種蛋嚴重帶菌,傳播給出殼雛雞并造成孵化室污染,在接種疫苗的過程中,由于針頭被污染交叉感染致沙門氏菌,加上各種應激可造成初生雛1~3天暴發急性雞白痢并大量死亡。死雞可見頭頸部至下腹部下(尤頭頸交界處)嚴重水腫,皮下廣泛性彌漫性出血,尤以腹部、頸部為甚,卵黃吸收不良。此種情況應與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感染鑒別開來。
7 雞大腸桿菌病
雞感染大腸桿菌后會出現多種疾病類型,如大腸桿菌性敗血癥、腹膜炎、輸卵管炎、關節炎、臍炎、肉芽腫等。近年來,一些新的病型較多發生。
大腸桿菌侵入腦部引起昏睡、神經癥狀和下簡的腦型大腸桿菌病,即可在雞的某些呼吸道病的基礎上繼民或感染,又可獨立發生。額骨內骨板骨質炎、腦水腫,腦膜發炎增厚,延腦部脊髓腔積有血液。
大腸桿菌性全眼球炎的病例,眼睛由發炎腫脹,發展為單側性失明(90%為左眼)。眼前房積膿,呈干酪樣結節狀,突出于眼眶處,多為眼部皮膚包裹。眼球凹陷、混濁。依病程長短,眼房內的積物干濕不一,或濃或稀,眼睛失明的雞很少康復。
近兩年,以產蛋雞特別是初產雞突然死亡或癱瘓為特征的大腸桿菌病時有發生。該病在發病過程上與常見的大腸桿菌病有一定區別,表現突然發病、突然死亡,或在早晨發現癱雞。糞便稠白或稀白,盲腸扁桃體腫脹、充血、出血,直腸后端充血,肛門外翻、充血,肝臟偶有略微凹陷形出血點。肺臟充血,卵巢、卵泡基本正常,卵泡壁血管充血。輸卵管內均有硬殼或軟皮蛋,輸卵管壁充血、水腫,明顯變厚。初產應激、熱應激使本病發病率、死亡率明顯增高。應采取綜合防制措施,注意防暑降溫,合理調整鈣磷比例,控制產蛋上升速度,控制光照等。發病后及時采用高敏藥物能很快控制疫情。凡癱瘓病雞,如發現體內有待產蛋,要及時助產。
大腸桿菌性腹水癥,腹圍增大,大部分腹瀉,飲水增加,腹腔骨充滿黃棕色的液體。心包積液,肝略腫大,表面有灰白色纖維素沉著。部分雞可發生氣囊炎和腹膜炎。
由于刺痘激發大腸桿菌病,病雞排黃綠色稀糞,翅膀尖端及根部、背部、爪、喙等有枯黃色滲出液,背部未破潰部分的羽毛,輕觸即掉,爪部皮膚與骨脫離。出現此種情況的多為大腸桿菌嚴重感染的雞場,應注意與葡萄球菌病區別。
溶血性大腸桿菌感染中雛雞,有的出現打噴嚏、咳嗽、喘鳴等上呼吸道癥狀,隨后出現單側或雙側眼結膜充血,流漿液性眼淚,后期眼瞼腫脹,眼結膜嚴重充血,鼻孔內流出大量鼻液,應注意與傳染性鼻炎及其他眼病的區別。
8 雞葡萄球菌病
雞葡萄球菌病在許多雞場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危害也日趨嚴重。本病的發生因病原、品系及其毒力、雞的日齡、感染部位與體表狀態的不同,所呈現的臨診病型也有所差異。主要表現為急性敗血型、關節炎型和臍炎型三種。近幾年來,本病又有新的臨診表現。
眼型葡萄球菌流行初期,在病雞中僅見以眼結膜炎為主要特征癥狀。病雞一側或兩側眼結膜發炎、紅腫,流出淡黃色的膿性粘液。不久因眼的分泌物變干而上下眼瞼粘著、失明。眼部腫脹凸出,嚴重者眶下竇腫大,甚至臉部腫大。后期眼部組織下凹干縮,部分病雞的眶下竇為膿性分泌物或干酪樣分泌物所堵塞。
肺型葡萄球菌感染病雞多呈急性經過,個別雞死前可見咳嗽、呼吸困難,冠和肉髯發紺,頭頸水腫。主要病變為喉頭,氣管粘膜呈彌漫性充血或出血,氣管內積有多量粘稠分泌物。肺嚴重在呈紫紅色,并有水腫,切開流出泡沫狀液體。有的病例一側或兩側肺臟全部潰爛呈爛泥狀,有的表面和實質充滿淡黃色黃豆及粟粒大膿性結節。
由葡萄球菌引起的雞化膿性骨髓炎,在雞舍墊料潮濕、發霉、舍內溫度過高、刺種或注射疫苗之后發生。病雞跛行,多個關節腫脹,指壓有波動感,尤其是跖、趾關節大為多見,外觀呈紫黑色或紫紅色,個別破潰后形成黑色結痂,切開腫脹部位,有灰白色液體流出,呈漿液性纖維素性滲出物,滑膜增厚,充血或出血、病程較長者,關節周圍結締組織增生或畸形,特別是股骨頭出現壞死,易碎,甚至糜爛。骨髓呈暗紅色,有針尖大小的化膿灶。
卵巢囊腫型葡萄球菌病,卵巢表面鑲嵌著密集的粟粒大、黃豆粒大的桔黃紅色卵泡,自卵巢實質內衍生出數個形似雞卵大小、界限明顯、互相連對的葡萄串狀淡黃褐色囊腫,表面包裹一層菲薄的透明膜,囊腔內充滿積液,指壓積液波動感強,積液呈淡紅色、淡黃色,透明略有粘性。囊腔相互貫通,囊腔內數個乒乓球大的暗紫色囊腫,質地較硬,彈性很差,切面棕紅色、暗紫色相間,實質形似肉變樣。輸卵管腫脹,粘膜彌漫性針尖狀出血,卵白分泌部粘膜滯留多量暗棕黃色粘液,漏斗部粘膜彌漫性出血,局灶性壞死,少數病雞輸卵管內滯留未完全封閉的連柄畸形蛋,蛋殼表面沾滿暗紫紅色血液。
幼雛水腫樣葡萄球菌病,死雛外觀臍孔腫脹發紅,胸腹下部、腿部顯著膨大浮腫,呈“水包”狀,有波動感。剪開皮膚流出大量淡黃色滲出液,腹腔內、心包內也積有多量淡黃色滲出液。當其暴露后,很快凝固呈膠凍狀。此種情況主要是由臍帶感染葡萄球菌所致,與孵化及育雛器具消毒不嚴有關。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后有時會引起腦部病變,雞出現明顯的運動障礙、跛行或癱瘓。大腦水腫,并有散在出血點,小腦出血。從腦滲出液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臨診中應重視。
9 雞綠膿桿菌病
隨著集約化養雞業的發展,雛雞、育成雞感染綠膿桿菌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報道較多,但籠養產蛋母雞發生綠膿桿菌并造成死亡的病例尚屬少見。主要病變表現在生殖系統和消化道的嚴重充血、出血、化膿、卵黃囊破裂導致腹膜炎,最終因敗血癥而死亡。這種情況多在種雞中發生,很有可能與精液污染和人工授精有直接關系。
雛雞眼型綠膿桿菌較少發生,表現為眼瞼腫脹、眼瞼皮下水腫有膠凍樣滲出液。眼結膜潮紅、腫脹、眼角膜混濁并增厚,角膜下有纖維素干酪樣的結節覆蓋于眼球上。病雛多表現一側或雙目失明,而實質臟器不見異常。
10 雞曲霉菌病
雞曲霉菌病一般是一種經呼吸道感染的傳染病,主要侵害呼吸系統。在感染雞的氣囊和肺臟常形成結節性病變。有時個別病例在壁胸膜、腹膜、腸漿膜、腎臟和心臟等器官也見有結節性病變。
慢性病例,除具務上述表現外,有時在骨、關節及皮膚上形成4~5mm的白色結節。骨與關節出現病變者,呈現步行異常。
曲霉菌感染的急性病例,有時出現局灶性或彌散性肺炎而無小結節。然而有的病例從肺臟的變化看是一種急性過程,沒有霉菌結節,而呈現局灶性或彌散性肺炎,使肺呈淡紅色或鮮紅色,小葉間水腫,切面流出紅色泡沫狀液體。但部分病雞的肝臟表面及實質中有淡黃色粟粒大至黃豆大小的結節,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柔軟而有彈性,或堅如軟骨,切面呈均質干酪樣。
另一種曲霉菌性腦病,患雞出現扭頸,共濟失調和身體旋轉等神經癥狀。剖檢有霉菌性肺炎,但在大腦回紋溝有粟粒大小的霉菌結節。
據報道,禽頂輻孢霉菌病侵害雛雞,霉菌孢子經同呼吸道進入血液循環,因致病菌有嗜神經和嗜熱性的特點,故病變部位多在腦部,引起腦炎和腦壞死。腦的各部有膿灶和壞死區,色澤各異,從白色淡黃到淡紅棕色,與正常腦組織易區別。臨診上出現運動失調,角弓反張,頭頸歪斜,肢體麻痹等神經癥狀。這與曲霉菌性腦病是不同的。
因此在進行曲霉菌病診斷時,不能只從呼吸系統的結節病變著眼,而應全面檢查綜合制定,以免漏查誤診。
1 雞新城疫
近年來,由于野毒的嚴重污染,高的母源抗體和首免時間的選擇不當,疫苗的選擇和免疫程序不當以及各種干擾因素等原因,非典型新城疫發生較多。非典型新城疫一般不是暴發心血來潮充行,多散發,發病率在5%~10%左右。臨床上缺乏特征呼吸道癥狀。雞群精神狀態較好,飲食正常,個別雞出現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嗉囊空虛、非黃色糞便等癥狀,從出現癥狀到死亡一般為1~2天。產蛋雞出現產蛋量下降、產軟殼蛋等。
非典型新城疫的特征性病理變化表現在小腸上有數個大小不等的黃色泡沫狀腸段,剪開該腸段,可見腸內容物呈桔黃色、稀薄,腸粘膜脫落,腸壁變薄,缺乏彈性;腸壁毛細血管充血或出血,與周圍界限明顯;腺胃變軟,腺胃乳頭間有出血。產蛋雞除上述病變外,卵泡變形,卵黃液稀薄,嚴重者卵泡破裂,卵黃散落到腹腔中形成卵黃性腹膜炎。
有的新城疫病例中,除新城疫的一般癥狀和病變外,出現兩側性眼瞼腫、閉眼,嚴重的上下眼瞼粘連,冠變暗色,有的流少量漿性鼻液,眼瞼腫脹的患雞占雞群數的30%以上。
以呼吸困難、喀血為主癥狀的新城疫,病雞呼吸困難、甩頭、伸頸、咳出分泌物帶血絲和血凝塊。眼結膜發炎、流淚,病雞發出“咯咯”叫聲,排綠色稀便。產蛋母雞產蛋下降,并產軟皮蛋。雛雞、育成雞喉頭、氣管有輕度水腫,表面有稀薄乃至粘稠分泌物及血凝塊,喉頭、氣管、支氣管內充滿血液,血液在管內形成條狀或者凝塊,時間久血凝塊變成干酪樣物堵塞氣管,未見氣管粘膜有出血。肺出血,十二指腸出血,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直腸及泄殖腔粘膜出血。本病的喀血是肺出血所致,經實踐證實不是喉氣管炎。
有的新城疫病例除典型病變外,部分病死雞的嗉囊粘膜出現類似鵝口瘡的病變。輕輕刮支嗉囊內的飼料,可見粘膜輕度水腫、增厚,表面布滿粟粒大的黃或白色的結節,質地較硬,不易脫落,似鵝口瘡或VA缺乏癥。但嗉囊、粘膜極少有潰瘍面或假膜,分離不至念珠菌。這種嗉囊病變與新城疫強毒感染可能有某種關系。
2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目前,典型的法氏囊病已逐漸減少,而非典型法氏囊病卻日益增多。
雛雞主要表現為精神沉存、怕冷扎堆、拉白色稀便。剖檢肌肉出血比較明顯,法氏囊變化不大,僅輕度出血、水腫。幼雛發病率低,3~5周齡雛雞發病后約有50%的雞群癥狀不典型。有的僅表現食欲減退、精神沉存,糞便較正常質軟色白,多缺乏特征性病變。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低,加強飼養管理后,多數病雞不治而愈。
育成雞及產蛋雞多為散發,以拉稀便為主要癥狀,發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病死雞脫水明顯,肌肉出血,腎臟腫大,法氏囊明顯腫脹,其體積可比正常大3~5倍,康復后法氏囊萎縮現象很難見到。由于癥狀不典型,很容易與新城疫、腎傳支等相混淆,診斷上應特別注意。
3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
由于病毒的毒力不同、侵害部位不同,傳染懷喉氣管炎在臨診中可分為喉氣管型和結膜型,由于病型不同,所呈現的癥狀也不完全一樣。喉氣管型是高致病性病毒株引起的,較常見到;結膜型是低致病性病毒株引起的,其特征為眼結膜炎、眼結膜紅腫,1~2個月后流眼淚及鼻液,眼分泌物從漿液性到膿性,最后導致眼盲,眶下竇腫脹。產蛋雞產蛋率下降,畸形蛋增多。結膜病變主要呈漿液性結膜炎,表現為結膜充血、水腫,有時有點狀出血。有些病雞的眼瞼,特別是下眼瞼發生水腫,而有的則發生纖維素性結膜炎,角膜混濁。這種結膜型傳染性喉氣管炎若單獨發生缺乏喉氣管型特有的呼吸道癥狀,應注意與其他疫病的眼病癥進行鑒別,以免誤診。
4 雞馬立克氏病
內臟型馬立克氏病以卵的受害最為常見,其次為腎、脾、肝、心、肺、胰、腸系膜、腺胃、腸道和肌肉等。以侵害腺胃為主的馬立克氏病中,腺胃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腫脹,最嚴重的腫大3倍以上。腺胃變圓,有堅硬感,外漿膜繃緊,可見黃白色與乳白色相間的花斑狀。剖開腺胃見到少量混濁的黃色粘稠液體,腺胃壁增厚2~4倍。腺胃開口處腫大外突,有潰瘍和出血點。從切面看,腺胃體增大,壁厚,內有少量膠凍狀粘液。腺胃和肌胃連接處粘膜面有潰瘍和出血點。有極少數的病例,在腺胃出現病變的同時,在肝、脾、心表面也能見到數量、大小不一的腫瘤結節。
近年來發生的一種蛋雞傳染性腺胃病,雞體極度衰竭,嚴重消瘦。腺胃外觀明顯腫大,呈梭形,透過漿膜層可看到內有空泡狀的病變。剖開腺胃、腺胃壁增厚2~3倍,粘膜外翻,乳頭嚴重水腫、充血、出血,甚至有大面積的潰瘍。極少數雞腺胃內有一個瘺孔達肌層,內膜卡他性炎,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
腺胃腫瘤型馬立克氏病注間與傳染性腺胃病及慢性新城疫的鑒別。
5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自80年代后期,腎病變型傳支已見有流行,并且發病場越來越多,應引起養禽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感染腎型支氣管炎病毒后,其典型癥狀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病雞表現輕微呼吸道癥狀,雞被感染24~48小時開始氣管發生干羅章、打噴嚏及咳嗽,并持續1~4天,這些呼吸道癥狀一般很輕微,有時只有晚上安靜時候才聽得比較清楚,因此常被忽視。如果有并發感染,則呼吸道癥狀加重,鼻腔有粘性分泌物,時間延長。
第二階段是病雞表面康復,呼吸道癥狀消失,雞群沒有可見的異常表現。
第三階段是受感染的雞群突然發病,并于2~3天內逐漸加劇,病雞擠堆、厭食,排白色稀便,糞便中幾乎全是尿酸鹽。體重減輕,胸肌發暗,腿脛部干癟,肛門周圍羽毛沾滿水樣白色糞便,死亡率約30%。該病可引起腎臟腫大,呈蒼白色,腎小管充滿尿酸鹽結晶,外表呈白線網狀,俗稱“花斑腎”。輸尿管擴張,充滿白色的尿酸鹽。嚴重的病例在心包和腹腔器表面均可見白色的尿酸鹽沉著。
近來,出現一種只能引起產蛋雞發病,而不引起雛雞和育成雞發病的支氣管新病型。在發病雞群初期不有同程度的呼吸道癥狀,氣管粘膜充血,氣管內有少量粘液。輸卵管水腫,卵泡充血、變形,其他臟器無明顯病變。產蛋率急劇下降,蛋殼顏色變淺,下降10~15天后開始緩慢回升,回升時可出現部分白殼蛋、薄殼蛋、畸形蛋和小蛋。發病后期均無明顯病變。由于分離毒只能引起產蛋雞發病而不引起雛雞和育成雞發病,據此推測,該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是卵卵巢和輸孵管尚未發育成熟,病毒不能在此大量復制和存活,不能引起發病,故認為是一種傳支變異株。
6 雞白痢
育雛期常有不表現白色下痢癥狀而突然死亡的無白痢癥狀型或急性敗血型雞白痢。有的是病后僅見極少數雛雞排白色粘糞,但呈呼吸困難的肺型雞白痢病型。也有育雛期嚴重發生雞白痢的病群中,常有部分雛雞表現腦脊髓炎癥狀,稱其為腦型雞白痢或腦脊髓炎雞白痢。
以往雛雞白痢的剖檢變化主要是肝臟質脆,呈土黃色或磚紅色并有黃白色小壞死點,或在某些臟器上形成壞死結節,以及卵黃吸收不良等病變。近幾年更多病變見于肺膜下及肺實質中有若干散在粟粒大灰白、灰黃色壞死結節以及局灶性肺肝變及壞死區。有的在心臟上形成黃色“腫瘤樣”結節。育成雞的心臟上的“腫瘤樣”結節可深入心肌,心肌變性,心壁增厚變形,致使心腔縮小,心臟體積增大,心包積液、粘連。患此病的雞,有的在肌胃、腸炎膜等處有大小不一的黃色結節。有的肝臟腫大,雖暗紅或紅黃色,肝膜下密布大小不一的紫紅色斑點或黃白色壞死點。肝臟質地脆而無韌性,輕摸即成糊狀,常自然破裂,在肝膜下形成凝血塊,血腫,或連同肝包膜同時破裂形成大量血性腹水及血凝塊。應注意與弧菌性肝炎、包涵體肝炎、脂肪肝綜合征等區別。
某些病雞肝臟略腫或不腫,質地較硬,雖青銅色或古銅色,這些病變顏色在過去被認為系雞傷寒的典型病變,但現今常在患雞白簡病的死亡雞中出現。
有的雞脾臟腫大數倍,表面常有灰白色結節,也發生在雞白痢的病死雞。
在肉雞也發生以脛、跖關節腫脹及附近滑膜囊腫大,跛行甚至癱瘓為主癥的關節炎型雞白 痢。
種蛋嚴重帶菌,傳播給出殼雛雞并造成孵化室污染,在接種疫苗的過程中,由于針頭被污染交叉感染致沙門氏菌,加上各種應激可造成初生雛1~3天暴發急性雞白痢并大量死亡。死雞可見頭頸部至下腹部下(尤頭頸交界處)嚴重水腫,皮下廣泛性彌漫性出血,尤以腹部、頸部為甚,卵黃吸收不良。此種情況應與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感染鑒別開來。
7 雞大腸桿菌病
雞感染大腸桿菌后會出現多種疾病類型,如大腸桿菌性敗血癥、腹膜炎、輸卵管炎、關節炎、臍炎、肉芽腫等。近年來,一些新的病型較多發生。
大腸桿菌侵入腦部引起昏睡、神經癥狀和下簡的腦型大腸桿菌病,即可在雞的某些呼吸道病的基礎上繼民或感染,又可獨立發生。額骨內骨板骨質炎、腦水腫,腦膜發炎增厚,延腦部脊髓腔積有血液。
大腸桿菌性全眼球炎的病例,眼睛由發炎腫脹,發展為單側性失明(90%為左眼)。眼前房積膿,呈干酪樣結節狀,突出于眼眶處,多為眼部皮膚包裹。眼球凹陷、混濁。依病程長短,眼房內的積物干濕不一,或濃或稀,眼睛失明的雞很少康復。
近兩年,以產蛋雞特別是初產雞突然死亡或癱瘓為特征的大腸桿菌病時有發生。該病在發病過程上與常見的大腸桿菌病有一定區別,表現突然發病、突然死亡,或在早晨發現癱雞。糞便稠白或稀白,盲腸扁桃體腫脹、充血、出血,直腸后端充血,肛門外翻、充血,肝臟偶有略微凹陷形出血點。肺臟充血,卵巢、卵泡基本正常,卵泡壁血管充血。輸卵管內均有硬殼或軟皮蛋,輸卵管壁充血、水腫,明顯變厚。初產應激、熱應激使本病發病率、死亡率明顯增高。應采取綜合防制措施,注意防暑降溫,合理調整鈣磷比例,控制產蛋上升速度,控制光照等。發病后及時采用高敏藥物能很快控制疫情。凡癱瘓病雞,如發現體內有待產蛋,要及時助產。
大腸桿菌性腹水癥,腹圍增大,大部分腹瀉,飲水增加,腹腔骨充滿黃棕色的液體。心包積液,肝略腫大,表面有灰白色纖維素沉著。部分雞可發生氣囊炎和腹膜炎。
由于刺痘激發大腸桿菌病,病雞排黃綠色稀糞,翅膀尖端及根部、背部、爪、喙等有枯黃色滲出液,背部未破潰部分的羽毛,輕觸即掉,爪部皮膚與骨脫離。出現此種情況的多為大腸桿菌嚴重感染的雞場,應注意與葡萄球菌病區別。
溶血性大腸桿菌感染中雛雞,有的出現打噴嚏、咳嗽、喘鳴等上呼吸道癥狀,隨后出現單側或雙側眼結膜充血,流漿液性眼淚,后期眼瞼腫脹,眼結膜嚴重充血,鼻孔內流出大量鼻液,應注意與傳染性鼻炎及其他眼病的區別。
8 雞葡萄球菌病
雞葡萄球菌病在許多雞場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危害也日趨嚴重。本病的發生因病原、品系及其毒力、雞的日齡、感染部位與體表狀態的不同,所呈現的臨診病型也有所差異。主要表現為急性敗血型、關節炎型和臍炎型三種。近幾年來,本病又有新的臨診表現。
眼型葡萄球菌流行初期,在病雞中僅見以眼結膜炎為主要特征癥狀。病雞一側或兩側眼結膜發炎、紅腫,流出淡黃色的膿性粘液。不久因眼的分泌物變干而上下眼瞼粘著、失明。眼部腫脹凸出,嚴重者眶下竇腫大,甚至臉部腫大。后期眼部組織下凹干縮,部分病雞的眶下竇為膿性分泌物或干酪樣分泌物所堵塞。
肺型葡萄球菌感染病雞多呈急性經過,個別雞死前可見咳嗽、呼吸困難,冠和肉髯發紺,頭頸水腫。主要病變為喉頭,氣管粘膜呈彌漫性充血或出血,氣管內積有多量粘稠分泌物。肺嚴重在呈紫紅色,并有水腫,切開流出泡沫狀液體。有的病例一側或兩側肺臟全部潰爛呈爛泥狀,有的表面和實質充滿淡黃色黃豆及粟粒大膿性結節。
由葡萄球菌引起的雞化膿性骨髓炎,在雞舍墊料潮濕、發霉、舍內溫度過高、刺種或注射疫苗之后發生。病雞跛行,多個關節腫脹,指壓有波動感,尤其是跖、趾關節大為多見,外觀呈紫黑色或紫紅色,個別破潰后形成黑色結痂,切開腫脹部位,有灰白色液體流出,呈漿液性纖維素性滲出物,滑膜增厚,充血或出血、病程較長者,關節周圍結締組織增生或畸形,特別是股骨頭出現壞死,易碎,甚至糜爛。骨髓呈暗紅色,有針尖大小的化膿灶。
卵巢囊腫型葡萄球菌病,卵巢表面鑲嵌著密集的粟粒大、黃豆粒大的桔黃紅色卵泡,自卵巢實質內衍生出數個形似雞卵大小、界限明顯、互相連對的葡萄串狀淡黃褐色囊腫,表面包裹一層菲薄的透明膜,囊腔內充滿積液,指壓積液波動感強,積液呈淡紅色、淡黃色,透明略有粘性。囊腔相互貫通,囊腔內數個乒乓球大的暗紫色囊腫,質地較硬,彈性很差,切面棕紅色、暗紫色相間,實質形似肉變樣。輸卵管腫脹,粘膜彌漫性針尖狀出血,卵白分泌部粘膜滯留多量暗棕黃色粘液,漏斗部粘膜彌漫性出血,局灶性壞死,少數病雞輸卵管內滯留未完全封閉的連柄畸形蛋,蛋殼表面沾滿暗紫紅色血液。
幼雛水腫樣葡萄球菌病,死雛外觀臍孔腫脹發紅,胸腹下部、腿部顯著膨大浮腫,呈“水包”狀,有波動感。剪開皮膚流出大量淡黃色滲出液,腹腔內、心包內也積有多量淡黃色滲出液。當其暴露后,很快凝固呈膠凍狀。此種情況主要是由臍帶感染葡萄球菌所致,與孵化及育雛器具消毒不嚴有關。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后有時會引起腦部病變,雞出現明顯的運動障礙、跛行或癱瘓。大腦水腫,并有散在出血點,小腦出血。從腦滲出液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臨診中應重視。
9 雞綠膿桿菌病
隨著集約化養雞業的發展,雛雞、育成雞感染綠膿桿菌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報道較多,但籠養產蛋母雞發生綠膿桿菌并造成死亡的病例尚屬少見。主要病變表現在生殖系統和消化道的嚴重充血、出血、化膿、卵黃囊破裂導致腹膜炎,最終因敗血癥而死亡。這種情況多在種雞中發生,很有可能與精液污染和人工授精有直接關系。
雛雞眼型綠膿桿菌較少發生,表現為眼瞼腫脹、眼瞼皮下水腫有膠凍樣滲出液。眼結膜潮紅、腫脹、眼角膜混濁并增厚,角膜下有纖維素干酪樣的結節覆蓋于眼球上。病雛多表現一側或雙目失明,而實質臟器不見異常。
10 雞曲霉菌病
雞曲霉菌病一般是一種經呼吸道感染的傳染病,主要侵害呼吸系統。在感染雞的氣囊和肺臟常形成結節性病變。有時個別病例在壁胸膜、腹膜、腸漿膜、腎臟和心臟等器官也見有結節性病變。
慢性病例,除具務上述表現外,有時在骨、關節及皮膚上形成4~5mm的白色結節。骨與關節出現病變者,呈現步行異常。
曲霉菌感染的急性病例,有時出現局灶性或彌散性肺炎而無小結節。然而有的病例從肺臟的變化看是一種急性過程,沒有霉菌結節,而呈現局灶性或彌散性肺炎,使肺呈淡紅色或鮮紅色,小葉間水腫,切面流出紅色泡沫狀液體。但部分病雞的肝臟表面及實質中有淡黃色粟粒大至黃豆大小的結節,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柔軟而有彈性,或堅如軟骨,切面呈均質干酪樣。
另一種曲霉菌性腦病,患雞出現扭頸,共濟失調和身體旋轉等神經癥狀。剖檢有霉菌性肺炎,但在大腦回紋溝有粟粒大小的霉菌結節。
據報道,禽頂輻孢霉菌病侵害雛雞,霉菌孢子經同呼吸道進入血液循環,因致病菌有嗜神經和嗜熱性的特點,故病變部位多在腦部,引起腦炎和腦壞死。腦的各部有膿灶和壞死區,色澤各異,從白色淡黃到淡紅棕色,與正常腦組織易區別。臨診上出現運動失調,角弓反張,頭頸歪斜,肢體麻痹等神經癥狀。這與曲霉菌性腦病是不同的。
因此在進行曲霉菌病診斷時,不能只從呼吸系統的結節病變著眼,而應全面檢查綜合制定,以免漏查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