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如何防治紅薯軟腐病

       日期:2016-05-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4    
    紅薯由于含水量高,貯藏期間極易生軟腐病,該病是紅薯采收和貯藏期的重要病害,如不加以重視,就會造成紅薯大量腐爛。 

        1.發生條件 軟腐病病原是葡枝根霉,屬結合菌亞門真菌。該菌存在于空氣中,或附著在被害薯塊上,或在貯藏窖內越冬。薯塊處在溫度15℃~25℃、相對濕度在75%~85%環境下最適宜該菌繁殖。薯塊有傷口時或甘薯受凍后最容易感染而發病。 

        2.主要癥狀 軟腐病菌主要感染薯塊,染病初期在薯塊表面長出灰白色霉狀物,然后變為黑色或灰暗色,病變組織變成淡褐色水浸狀,最后在病變表面長出大量灰黑色黑絲及孢子囊,形成一大片黑色毛狀物,在適宜條件下擴展迅速,約二三天整個薯塊呈軟腐狀,發出難聞的惡臭味。 

        3.防治方法 對軟腐病要采取綜合措施防治,主要做好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適時收獲,避免機械傷害。夏薯要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要在立冬前收完,要選晴天收獲,挖薯時盡量減少或避免產生傷口。二是要精選健薯,做到安全入窖。在紅薯入窖前要精選,淘汰病、殘、爛薯,水氣晾干后入窖,盡量用新窖。舊窖用前要把窖內舊土鏟除露出新土,也可每平方米用硫磺15克進行熏蒸消毒殺菌。三是要加強管理,降濕、保溫和通風。①貯藏前期,即入窖后30天內,由于薯塊生命活力旺盛,呼吸強度大,放出大量的熱量、水汽和二氧化碳,從而形成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因此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是通風、降溫和散濕,溫度控制在15℃以下,濕度控制在90%~95%。具體措施就是利用通風孔或門窗,有條件的利用排風扇,加強通風。如果白天溫度高,可以采取晚上打開、白天關閉的方法;以后隨著溫度的逐漸下降,通風孔可以日開夜閉,待窖溫穩定在15℃以下時可不再通風。②貯藏中期,即前期過后到立春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外界氣溫很低,同時薯塊呼吸作用隨著溫度的下降而減弱,放出的熱量減少,因此窖溫降低,是薯塊最容易受冷害的時期,保溫防寒是這段時期的工作重點,使窖溫不低于10℃,最好控制在12℃~14℃之間。具體措施:封閉通風孔或門窗,加厚窖外保溫層,薯堆上覆蓋草墊或軟草。③貯藏后期,即開春以后(3月份)外界氣溫逐漸升高,要經常檢查窖溫,保持在10℃~14℃之間,中午溫度過高及時放風,傍晚及時關閉風口,使窖溫保持在適宜范圍之內。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