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柑桔黑星病在柑桔產區不斷蔓延,日趨嚴重,成為制約柑桔果品質量的重要病害。針對目前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藥劑品種繁多,如何選擇防治柑桔黑星病的高效藥劑是推廣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就目前農資市場上一些新出現的農藥,針對柑桔黑星病進行了防治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2003年在三明市梅列區陳大果林場18年生雪柑上進行。供試藥劑有10%世高水分散粒劑(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簡稱世高),30%愛苗乳油(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簡稱愛苗),4%雙抗水劑(福建省廈門凱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產,簡稱雙抗),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美國陶氏益農公司產,簡稱大生),25%葉斑清乳油(江蘇省宜興市生物化工廠產,簡稱葉斑清),60%泰高可濕性粉劑(北京施多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簡稱泰高),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江蘇省鎮江農藥廠產,簡稱多菌靈)等7種。
設世高1000倍液、愛苗3000倍液、雙抗600倍液、大生600倍液、葉斑清3000倍液、泰高1000倍液、多菌靈600倍液和對照(清水)等8個處理,按噴藥一次和兩次分別進行,隨機排列,3次重復。
噴藥一次于4月16日(謝花后10天)進行,噴藥兩次于4月16日和5月1日(謝花后25天)進行。6月21日進行調查,每個小區(株)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每個方位隨機調查3個果實,共調查15個果實,每個處理調查45個果實發病情況,統計病情指數,計算防治效果并進行顯著性測定。病情分級標準為0級:無病斑;1級:果面有1~5個病斑;3級:果面有6~10個病斑;5級:果面有11~20個病斑;7級:果面有21~30個病斑;9級:果面有30個以上病斑。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看出,世高、愛苗、雙抗、大生、葉斑清、泰高、多菌靈和對照等8種處理,噴藥1次平均病情指數為27.7、30.6、44.0、30.6、26.7、23.7、47.7、78.3,防治效果分別為64.6%、62.0%、44.5%、62.5%、66.2%、70.8%和40.3%,噴藥2次平均病情指數分別為24.4、27.7、34.3、24.7、20.0、22.7、30.6和84.7,防治效果分別為72.4%、67.6%、 59.9%、70.8%、76.7%、75.2%和63.8%。
經分析,噴藥1次后,世高、愛苗、大生、葉斑清、泰高5種藥劑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與雙抗和多菌靈兩種藥劑防效差異呈極顯著,而雙抗與多菌靈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噴藥2次表現為泰高與雙抗和多菌靈兩種藥劑之間差異顯著,葉斑清與雙抗之間防效差異顯著,其他處理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世高、愛苗、大生、葉斑清、泰高有效成分分別為苯醚甲環唑、苯醚甲環唑和丙環唑、代森錳鋅、三唑腈菌唑、代森錳鋅和腈菌唑,這些都是防治真菌性病害的廣譜殺菌劑,因此,對黑星病具有較好防效。4%雙抗水劑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效果較差。
通過本次試驗結果表明,10%世高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30%愛苗乳油3000倍液、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葉斑清乳油3000倍液、 60%泰高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在柑桔謝花后10~45天,連續噴藥1~2次,間隔10~15天,防治柑桔黑星病效果較好,可以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2003年在三明市梅列區陳大果林場18年生雪柑上進行。供試藥劑有10%世高水分散粒劑(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簡稱世高),30%愛苗乳油(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簡稱愛苗),4%雙抗水劑(福建省廈門凱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產,簡稱雙抗),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美國陶氏益農公司產,簡稱大生),25%葉斑清乳油(江蘇省宜興市生物化工廠產,簡稱葉斑清),60%泰高可濕性粉劑(北京施多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簡稱泰高),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江蘇省鎮江農藥廠產,簡稱多菌靈)等7種。
設世高1000倍液、愛苗3000倍液、雙抗600倍液、大生600倍液、葉斑清3000倍液、泰高1000倍液、多菌靈600倍液和對照(清水)等8個處理,按噴藥一次和兩次分別進行,隨機排列,3次重復。
噴藥一次于4月16日(謝花后10天)進行,噴藥兩次于4月16日和5月1日(謝花后25天)進行。6月21日進行調查,每個小區(株)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每個方位隨機調查3個果實,共調查15個果實,每個處理調查45個果實發病情況,統計病情指數,計算防治效果并進行顯著性測定。病情分級標準為0級:無病斑;1級:果面有1~5個病斑;3級:果面有6~10個病斑;5級:果面有11~20個病斑;7級:果面有21~30個病斑;9級:果面有30個以上病斑。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看出,世高、愛苗、雙抗、大生、葉斑清、泰高、多菌靈和對照等8種處理,噴藥1次平均病情指數為27.7、30.6、44.0、30.6、26.7、23.7、47.7、78.3,防治效果分別為64.6%、62.0%、44.5%、62.5%、66.2%、70.8%和40.3%,噴藥2次平均病情指數分別為24.4、27.7、34.3、24.7、20.0、22.7、30.6和84.7,防治效果分別為72.4%、67.6%、 59.9%、70.8%、76.7%、75.2%和63.8%。
經分析,噴藥1次后,世高、愛苗、大生、葉斑清、泰高5種藥劑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與雙抗和多菌靈兩種藥劑防效差異呈極顯著,而雙抗與多菌靈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噴藥2次表現為泰高與雙抗和多菌靈兩種藥劑之間差異顯著,葉斑清與雙抗之間防效差異顯著,其他處理之間防效差異不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世高、愛苗、大生、葉斑清、泰高有效成分分別為苯醚甲環唑、苯醚甲環唑和丙環唑、代森錳鋅、三唑腈菌唑、代森錳鋅和腈菌唑,這些都是防治真菌性病害的廣譜殺菌劑,因此,對黑星病具有較好防效。4%雙抗水劑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效果較差。
通過本次試驗結果表明,10%世高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30%愛苗乳油3000倍液、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葉斑清乳油3000倍液、 60%泰高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在柑桔謝花后10~45天,連續噴藥1~2次,間隔10~15天,防治柑桔黑星病效果較好,可以在生產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