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紅薯育苗過程中綜合防治技術病害

       日期:2016-06-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7    
    紅薯育苗是生產上的關鍵環節,培育無病壯苗是確保適時移栽,提高紅薯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環節紅薯苗床期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軟腐病等。薯塊帶菌、病床感染、溫度不適、濕度過大等是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病害的防治措施是:
    一、挑選健薯。薯塊上床前,要逐一挑選無病、無傷、無凍害,表皮光潤;大小適中、芽眼飽滿的薯塊作種薯。以防止病薯感染健薯,引起薯塊發病爛床。
    二、溫湯浸種。將挑選后的薯塊裝入網兜內,放在溫水中,水溫56~58℃,下水后將網兜上下提動,使其在2分鐘內降到51~54℃,浸種10分鐘。浸種時要嚴格操作,既要注意溫度,又要保證時間,使薯塊表皮和芽眼深處的病菌全部燙死。一般每100公斤熱水,一次可浸種10~15公斤。
    三、藥劑浸種。用40%多菌靈800~1000倍液,置于敞口容器內,浸種10分鐘;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種5分鐘,能有效地殺死附著在種薯表面的病菌。
    四、舊床滅菌。農民往往是一次建床,多年利用,這樣潛伏在舊床上的病菌成為主要侵染源,因此,在舊床利用前一定要消滅病菌。一是用1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噴灑床底和四壁;二是在舊床清理后,用麥草等秸稈堆燃,利用高溫殺死附著在床面上的病菌。
    五、建造新床。在地勢高燥、光照充足、管理方便的地方,建造新床。床底切忌鋪墊舊床土和不衛生的草末碎糞,以防接觸病原體染病。
    六、增加隔離層。利用太陽能育苗或釀熱溫床育苗,排放的種薯不要與底層柴草和糞便接觸。在釀熱物和糞便踏實拍平后,上邊覆上一層厚約8~12厘米的河沙或細凈土,然后再排薯,以防病菌再侵染。
    七、控制溫度。育苗前期,氣溫較低,要做好提溫保溫工作。出苗前,薯層溫度應保持32~35℃,若低于30℃時,要在晴天中午打開通氣孔1~2小時,然后關閉,提高床溫。當中午前后膜內溫度達40~50℃時,要蓋草苫遮光,打開氣眼降溫。出苗后,薯層溫度保持25~30℃,膜內溫度控制在35℃為宜。
    八、調節水分。育苗期,苗床水分多,病害重、出苗慢。水分不足,引起床溫升高,秧苗萎蔫,薯塊糠心,易誘發病害。澆水的方法是輕、勤、細、勻,澆水以上午10時前為宜,中午前后溫度高,不要用深進冷水潑澆,以淺坑塘水為準,避免床溫驟降而引發病害。
    九、推廣高剪苗。生產上習慣于拔苗,拔后芽眼損傷,極易染病,采用高剪苗技術能防止病害的發生。高剪苗,一般留茬3.3厘米,剪后第二天澆一次水,剪第二次苗后,結合澆水追施少量速效氮肥,以促苗猛發,增加出苗數量。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