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主要為害球果,北方7―8月發生,球果染病后逐漸腐敗,并長出一層灰色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稱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形態特征參見向日葵灰霉病。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北方病菌以菌絲在病殘體上越冬,翌春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傳播;南方病菌分生抱子借氣流和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由于田間寄主終年存在,侵染周而復始不斷發生,無明顯越冬或越夏期。該病屬低溫域病害,分生孢子耐低溫能力強,在低溫高濕條件下易流行,溫暖高濕條件下,病情擴展也較快。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2)加強田間管理,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低溫不僅削弱了植株生活力,而且低溫持續時間長,植株長期處在不死不活的狀態,抵抗力弱,遇有高濕很易感染灰霉病,因此干方百計降濕,是防治該病的根本措施。(3)合理澆水和施肥,雨后及時排水防止發病條件出現。(4)必要時噴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稱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形態特征參見向日葵灰霉病。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北方病菌以菌絲在病殘體上越冬,翌春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傳播;南方病菌分生抱子借氣流和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由于田間寄主終年存在,侵染周而復始不斷發生,無明顯越冬或越夏期。該病屬低溫域病害,分生孢子耐低溫能力強,在低溫高濕條件下易流行,溫暖高濕條件下,病情擴展也較快。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2)加強田間管理,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低溫不僅削弱了植株生活力,而且低溫持續時間長,植株長期處在不死不活的狀態,抵抗力弱,遇有高濕很易感染灰霉病,因此干方百計降濕,是防治該病的根本措施。(3)合理澆水和施肥,雨后及時排水防止發病條件出現。(4)必要時噴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