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雞腿菇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

       日期:2016-06-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9    
    一、病害防治
      病害就是指雞腿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因受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侵擾或環境條件不適宜,使其不能正常進行生長發育,甚至死亡,對生產造成損失的現象。雞腿菇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1、褐腐病
      褐腐病一般發生于菇體及培養料面的菌絲上,起初被病菌侵入的部分長出白色棉毛狀的菌絲,其表面逐漸流出暗褐色的液體,病菌進一步蔓延之后,雞腿菇菌蓋表面會產生瘤狀突起,菌柄畸形膨脹-菇體變形,變質發出腐臭味最后爛掉。
      防治措施:栽培場所周圍和菇棚內的地面及四壁噴灑500倍多菌靈溶液或100倍抗菌先鋒,并噴灑菊脂農藥,防止害蟲潛入。覆土用遠離菇棚的新鮮土,在土中噴灑500倍多菌靈溶液或100倍抗菌先鋒溶液。發病時加大菇棚通風量,降低棚內濕度,將溫度降至15℃以下,在病區噴灑500多倍多菌靈。發病嚴重時,去掉原有的覆土,將病菇燒掉,所用工具進行消毒。
      2、軟腐病
      發生此病時,床面覆土周圍出現白色霉斑,若不及時處理,霉斑便迅速蔓延,并變成水紅色。在雞髓菇整個生長發育階段都會受到這種病害的侵染,被侵染的料面,一般不出菇,少數子實體受到浸染后,并不發生畸形,但后期病斑可接連成片,逐漸變成褐色直至腐爛。
      防治措施:局部友生時噴灑500倍多菌靈溶披,降低地面和空氣濕度,患病部位撒生石灰粉。
      3、雞爪菌
      雞爪菌學名叫總狀炭角菌,是雞腿菇生產中常見且危害較嚴重的病原菌,可造成減產甚至絕收。
      總狀炭角菌絲與雞腿菇菌絲混合在一起,其傳播方式及與雞腿菇是拌生,寄生、還是感染,是寄生性雜茁還是競爭性雜菌等問題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具專家分析,主要與菌種攜帶及栽培環境有關。在舂、秋季節,溫度高于20℃時,授易出現,多在二潮菇以后出現。
      防治方法:①、應使純菌種,菌種培養料滅菌要徹底最好用高壓鍋滅菌。
      ②、脫袋覆土栽培時,要仔細檢查菌袋內菌絲生長狀況,將出現有菌絲體呈索狀,變黃的菌袋,疑為侵染總狀炭角菌的菌袋,應單獨栽培,以防止擴散傳染。
      ③、在氣溫較高時,應采取不脫袋,即在袋口內小覆土栽培,栽培袋較長時可在中間截成兩段,斷面朝下,上面覆士,這樣可防止雞爪菌傳染。
      ④、出現雞爪菌時,及時挖出菌筒和取出覆蓋的土壤,防止傳染整個菌床。
      ⑤、發現雞爪菌時,用雞爪菌立滅王粉劑撤在雞爪菌上,雞爪菌吸藥后會在短時間內中毒死亡。
      ⑥、栽培場地和覆蓋用土,在土壤中噴灑多菌靈或甲醛進行消毒。
      ⑦、降低柵內溫度,把棚內溫度控制在20℃以下,不會發生雞爪菌。
      4、黑頭病
      雞腿菇菌蓋上出現黑色斑頭,其病原菌為輪枝霉菌,是一種常見病害,造成雞腿菇質量下降,黑頭病在溫度15℃~25℃之間,濕度大時易發生,主要是通過土壤,空氣傳播。
      防治方法:
      ①、栽培場地應選擇沒有種過雞腿菇的場地,應噴灑0.1%多菌靈或1:200~300的克霉靈,或100倍抗菌先鋒溶液對場地進行除菌。
      ②、覆土要選擇沒有種過雞朋菇和其它食用菌的場地內的土壤,取菜園土時,要去掉表層10cm以上土壤,取下層土壤使用,在土壤中噴灑500倍多菌靈或100倍抗菌先鋒溶被殺滅土壕中病原菌。
      ③、染病后,加強通風換氣,及時摘除病菇。
      5、變色菇
      菇體菌柄出現褐色,或菌柄全變成褐紅色,但不腐爛,生長發育正常,但會降低商品質量。主要是疆土層含水量值高,子實體上水分過重造成的。
      防治方法:
      ①、出菇期間,不能在菇律上噴水。
      ②、隧道內栽培時要防止水珠渣在菇捧上,頂部有水珠時,要用無滴膜隔離。
      ③、子實體生長期向,覆土層以偏干為宜。
      6、畸形菇
      子實體菌蓋小或菌蓋下部展開,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氧氣不足,二氧化碳渡度過高而造成的。
      防治方法:①、出菇期要加強通風換氣,降低二氧化碳濃度。②、出現畸形菇后,及時摘除,并改善環境條件,讓其它子實體恢復正常生長。
      7、褐色鱗片菇
      子實體菌蓋表面長出許多翹起的鱗片,并變成紅褐色,從而降低商品質量。是由環境濕度低,光照強造成的。
      防治防法:①、出菇期間,使環境處于黑暗或弱光環境下,長出的菇體長潔白,菌蓋表面光滑,鱗片少。②、子實體生長期間,要減少通風量,防止干風直接歐向菇體,降低菇體上水分,將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之間。
      8、褐色石膏霉
      雞腿菇覆土層上長出一層白色至褐色霉層,初期為白色,后變為褐色粉狀,從而影響子實體生長,其病原菌為褐色石膏霉,又叫絲甚孢霉,它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在土壤審的有機質上,在高溫和高濕環境下極易發生。
      防治方法:①、覆蓋用土,采取去掉面表土后的下層土,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少。②、栽培場地,應選擇沒種過雞腿菇、雙孢菇等食用菌的場地。③、出現該病后,噴灑0.1%的多菌靈,或2%甲醛溶液來抑制其生長。
      9、子實體干枯病
      子實體頂部干枯,萎縮,生長停止,主要空氣相對濕度低,干風直接吹向子實體,造成菇體頂部失水干燥生長停止,繼面出現我萎縮死亡。
      防止措施:①、子實體生長期間減少通風量,防止風直接吹向子實體,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之間。②、出菇干枯萎縮后,及時摘除,減少通風量,在人行道和墻壁上灑水來增加濕度,讓其它雞腿菇正常生長。
      二、蟲害防治方法
      危害雞腿菇的害蟲主要有嗜菇癭蚊及其幼蟲(就是常說的菌蚊、菌蛆),黑腹果蠅及其幼蟲(菌蠅,菌蛆)跳蟲、螨類,線蟲、蛞蝓(鼻涕蟲)等。
      防治方法:
      ①、菇房在使用前噴灑一次農藥,殺滅害蟲后再撒上一層石灰面。
      ②、發菌期間,棚內地面、墻壁、袋子上噴灑長效殺蟲劑優士。
      ③、覆土后,出菇前噴灑一次氯氰菊脂。
      ④、安裝紗窗、紗門,以防菌蚊、菌蠅飛入。
      ⑤、若蟲害嚴重,出完一潮茬后,可用保糧藥(磷化鋁)熏蒸或噴灑氯氰菊脂。
      ⑥、出菇期間,用粘蟲紙板,或滅蚊燈誘殺,或者取腐爛子實體摻人農藥,置盤中誘殺。
      ⑦、噴灑農藥時,不能使用敵敵畏、水胺硫磷等農藥,以免引起子實體出現農藥中毒,長成畸形菇。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