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成年柑桔樹全年施肥技術

       日期:2016-06-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7    
    我縣是福建省柑桔生產大縣之一,柑桔年產量12萬噸以上。在多年的生產實踐中,筆者調查研究了成年柑桔樹優質、豐產、穩產的全年施肥技術,現將其總結如下:
     
    1. 追肥
     
    ①春芽肥。施肥時間在萌芽前8~10天,我地在2月中下旬,有機肥可提前至萌芽前10~15天施入。每株施肥量為尿素0.35~0.5千克、過磷酸鈣1~1.5千克、硼砂0.1千克。
     
    ②穩果肥。嚴格按掛果量、樹勢分類施用,杜絕單用和大量施用氮肥。我國南方地區5月中下旬雨量充沛、氣溫升高,這種氣候條件極有利于新梢(夏梢)生長,氮肥施用過多易導致“夏梢沖果”,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施肥時間應在第一次落果后至第二次落果前,即5月中下旬。每株施三元復合肥0.25~0.4千克,對“果少梢壯”的植株還可減少至0.15~0.25千克/株,甚至免施。
     
    此外,對于夏梢較多、偏旺,果實偏少的樹體,必須在施穩果肥的同時,對夏梢進行打頂,疏除過多、過旺的夏梢,防止“夏梢沖果”。
     
    ③壯果肥。施肥時間:當地在6月中下旬,最遲不超過7月初。每株施菜籽餅肥2~2.5千克(或桐籽餅肥4千克以上或有機肥4~5千克)、三元復合肥1.25~1.5千克。施肥應挖深穴(35~40厘米深),肥料施入后與表土拌勻。深施的目的在于引根入土,提高樹體的抗高溫干旱能力(此期若要進行擴穴改土,可以此代替壯果肥)。
     
    ④采前肥。采果前7~10天施入,一般每株施三元復合肥0.5~0.75千克、尿素0.25千克(秋季進行過擴穴改土的,此次肥料可少施)。
     
    以上4次施肥為每株樹全年用肥總量(計純量),包括氮0.29千克(相當1.75千克尿素)、五氧化二磷0.59千克(相當3.9千克過磷酸鈣)、氧化鉀0.43千克(相當0.9千克硫酸鉀),外加有機肥3~10千克(以上營養量不包含擴穴改土)。
     
    2. 擴穴改土(基肥) 一般來說可以每兩年進行1次,有條件的也可以每年進行1次,目的是將大量的有機肥施入土壤的深層。擴穴改土是柑桔豐產優質的根本性措施,其好處有4點:一是營養齊全,二是肥效期長,三是能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四是能大大提高山地果園的抗旱、抗寒能力。據筆者試驗,在同一單位時間里,擴穴改土后新根的生長量比對照增加70%,產量(初產樹)提高47.72%。筆者曾在1979年11月29日做過試驗,擴穴改土的果園地溫高達13℃,而對照的僅有7.5℃。
     
    擴穴改土具體操作:株施有機肥20~25千克(如腐熟豬牛糞或菇類營養料等)、菜籽餅肥3~4千克、過磷酸鈣2.5~3千克、雜草15~30千克、石灰1~1.5千克及表土等,將這些材料分層施入土穴中,從穴底往上按照雜草—石灰—表土—混拌的過磷酸鈣加菜籽餅肥加有機肥的順序施入,注意將精肥填放在根層位置,以利根系吸收。我地宜在6月下旬至7月初的旱季來臨前進行。
     
    3. 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主要用于?;ū9?、微量元素補充等。缺鉀:可通過增施鉀肥或噴施0.3%~0.4%硫酸鉀來補充。缺硼:在萌芽初期每株土施37.5~50千克普通硼砂,每年施1~2次;在花蕾出現前根外噴施0.1%~0.2%硼砂。缺鋅:每株土施硫酸鋅25~37.5千克,或在新梢萌芽期噴施0.2%~0.3%硫酸鋅。缺鎂:每株土施硫酸鎂25~37.5千克,或在萌芽初期噴施0.2%~0.3%硫酸鎂。缺鈣:土施石灰30~60千克/畝,每年1次。缺錳:在萌芽期噴0.2%~0.3%硫酸錳。缺硫:土施硫酸鉀復合肥或葉面噴施硫含量較高的微肥。
     
    4. 施生石灰 因為柑桔是多年生植物,多年來根系都在一定的范圍內活動,其分泌的大量有機酸累積在根層土壤中,使土壤酸化(大多數老果園土壤pH值在4~5)。此外,長期施用化肥也使得土壤更加酸化。而這樣的土壤酸度極不利于柑桔樹體的生長發育。因此,凡土壤pH值在5.5以下的柑桔園,必須每年施1次生石灰,每次用量為1~2千克/株(以50~55株/畝計)。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