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史氏鱘魚種馴化關鍵技術

       日期:2016-09-0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1    
     1.掌握好馴化時機。一般認為,當史氏鱘魚苗體長達到4-10厘米、體重達到0.3-3克時可進行馴化。根據本人經驗,史氏鱘魚苗的馴化在上述體長或體重范圍內規格越小越好,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水蚯蚓的使用量,降低餌料成本;另一方面,在低水位的情況下,保證魚苗均勻分布在池底,且魚苗占的空間較大,容易接觸到食物,進而利于馴化成功。 

        2.掌握適宜的放養密度。在魚苗體長4厘米左右時,放養密度應保持在每平方米300-500尾,以后隨著體長的增長而適當稀放。魚苗放養過密,容易造成魚苗過分擁擠,產生"漂苗"(魚苗不沉底,總是在水面或沿池壁活動,不能與飼料直接接觸),久而久之,魚苗因攝食不到飼料而消瘦死亡;有時還會因過密而導致魚苗缺氧死亡。魚苗放養過稀,浪費空間,增加成本。 

        3.正確調節池水水位和水流速度。馴化開始一周內應采用低水位,一般水位控制在28-30厘米,水流速度應適當慢些;一周以后,隨著魚苗個體的增大,魚苗所需空間加大,水位可提高到40-45厘米,水流速度也應適當加快,投喂飼料時,最好停止加水和停止充氣15-20分鐘,以利魚苗攝食。 

        4.保證水中有充足氧氣。流水養殖史氏鱘魚苗,大多采用的是深井水,因此最好采用"雙暴雙充"法增氧:在深水泵出水處、養殖池上部的笛式進水管處,盡可能使水充分暴露于空氣中;蓄水池和飼養池內分別充氣增氧。同時還應適量投喂、經常排除污物等,以減少耗氧因子。 

        5.及時分苗,及時防病。馴化過程中,要及時把一些不肯攝食人工配合飼料的魚苗(漂苗)挑選出來單獨飼養,可繼續用水蚯蚓喂養一段時間后再進行馴化,同時要按規格大小分開飼養。要經常用高錳酸鉀全池消毒,并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