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華南瓜是湖北省荊州市晶華種苗中心引進的早熟品種,短蔓矮生,2000-2004年春季在我院大棚內(nèi)進行了早熟栽培試驗,其產(chǎn)量和早青一代南瓜相近,因其果實球形,產(chǎn)品深受消費者歡迎,市場價格較高,經(jīng)濟效益較好。現(xiàn)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適時播種
在湖北省的氣候條件下,晶華南瓜大棚春季栽培適宜的播種期為1月中、下旬,亦可提早到前1年的12月下旬。播種前將種子先放入55℃的熱水中浸種5-10分鐘,以殺死附在種子表面的病菌,然后讓其自然冷卻后繼續(xù)浸種3-5小時,撈出涼干后用濕毛巾包裹,放置在25~30℃環(huán)境中催芽(農(nóng)民多采用體溫催芽)。2-3天后,待芽長到0.3~0.5cm時播種。將種子平放在裝有營養(yǎng)土的規(guī)格為lOxlOcm的營養(yǎng)缽內(nèi),芽端朝下,每缽1-2粒,播后覆蓋細土1--2cm,采用大棚、小棚及地膜3層保溫,使地溫穩(wěn)定在15℃以上,直至出苗。每667m2用種量150-200g。
2培育壯苗
播種后,苗床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8-20℃。3-4天后幼苗出土,應及時揭去地膜,并適當降溫,使苗床的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10-13℃,同時要適當通風換氣,以防胚軸過度伸長形成徒長苗。從第1片真葉展開到定植前10天,白天溫度可適當提高,保持在22-28℃:,夜間降至8~13℃,并保持地溫15℃以上。加大晝夜溫差,可防止幼苗徒長,促進花芽分化。定植前10天開始通風,白天溫度保持在15-22℃,夜間8-15℃,進行低溫煉苗,提高幼苗抗性。
播種前應澆足底水,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如苗床過干,可在晴天適當噴水,噴水后要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濕度,濕度過大時可用鋸末等吸潮,防止病害發(fā)生。當?shù)?片真葉展開時,可用0.3%-0.5%的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1次,當苗齡30天左右,有3—4片真葉時即可移栽。
3適時定植
2月中、下旬,當幼苗有3-4片真葉時定植。12月下旬播種的可在2月上旬定植。定植前要深翻土壤,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2000-2500kg、三元復合肥120kg。定植前15天左右扣棚,扣棚后日夜密閉,以提高土溫。定植前3-5天,整地筑畦,畦面筑成龜背形,畦寬1.5m(連溝),6m寬大棚筑成4畦。定植時每畦栽2行,株距0.5-0.6m,每667m2栽1600-2000株,定植后要及時覆蓋地膜。
4田間管理
4A溫度管理定植后仍采用3層薄膜覆蓋,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15-20℃。定植后4~7天,植株緩苗后,要適當降低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間12-18℃,以防植株徒長。當溫度上升到30℃以上時,即應通風換氣。4月下旬以后,外界氣溫較高,可拆除大棚內(nèi)的小拱棚,甚至可拆除大棚裙邊,改成防雨棚。
4.2肥水管理 采用地膜覆蓋定植的晶華南瓜,一般不必澆緩苗水,最好采用滴灌,并與追肥相結合。因晶華南瓜果臍有裂縫,濕度大時易腐爛,因此,空氣、土壤濕度寧干勿濕。晶華南瓜需要充足的肥料。一般在第1批瓜坐果后的膨大期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m2施復合肥20-25kg;第2次追肥應在第1批瓜采收后、第2至第3批瓜的坐果期,每667m2施復合肥25-40kg。采用地膜覆蓋的晶華南瓜易造成不缺肥水的假象,如不注意,極易引起植株早衰,因此后期肥水極為重要。
4.3保花保果 晶華南瓜結瓜早期,在雌花開放時用8000mg/kg的西葫蘆高效坐果王涂抹南瓜子房效果較好,也可用10mg/L的2,4-D溶液涂抹雌花子房,涂抹時嚴禁藥液涂灑在莖葉上,以免造成藥害。結瓜中后期則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在每天上午8-9時,采剛剛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把雄蕊的花粉輕輕地涂在雌花的柱頭上即可。
4.4病蟲害防治 晶華南瓜的主要病蟲害為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蟲、美洲斑潛蠅等,應及時防治。因晶華南瓜果臍有裂縫,特別易感染灰霉病,可結合涂花,用速克靈、撲海因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銹寧防治。病毒病可用病毒A、病毒靈防治。蚜蟲用一遍凈防治,也可采用黃板誘蚜。美洲斑潛蠅用阿維菌素、銳勁特防治。
5采收
晶華南瓜以采收嫩瓜為主。一般謝花10-12天,瓜重250-350g時即可采收。12月下旬播種的,翌年3月中、下旬采收,至5月下旬采收完畢,每667m2產(chǎn)量4500kg左右。
1 適時播種
在湖北省的氣候條件下,晶華南瓜大棚春季栽培適宜的播種期為1月中、下旬,亦可提早到前1年的12月下旬。播種前將種子先放入55℃的熱水中浸種5-10分鐘,以殺死附在種子表面的病菌,然后讓其自然冷卻后繼續(xù)浸種3-5小時,撈出涼干后用濕毛巾包裹,放置在25~30℃環(huán)境中催芽(農(nóng)民多采用體溫催芽)。2-3天后,待芽長到0.3~0.5cm時播種。將種子平放在裝有營養(yǎng)土的規(guī)格為lOxlOcm的營養(yǎng)缽內(nèi),芽端朝下,每缽1-2粒,播后覆蓋細土1--2cm,采用大棚、小棚及地膜3層保溫,使地溫穩(wěn)定在15℃以上,直至出苗。每667m2用種量150-200g。
2培育壯苗
播種后,苗床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8-20℃。3-4天后幼苗出土,應及時揭去地膜,并適當降溫,使苗床的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10-13℃,同時要適當通風換氣,以防胚軸過度伸長形成徒長苗。從第1片真葉展開到定植前10天,白天溫度可適當提高,保持在22-28℃:,夜間降至8~13℃,并保持地溫15℃以上。加大晝夜溫差,可防止幼苗徒長,促進花芽分化。定植前10天開始通風,白天溫度保持在15-22℃,夜間8-15℃,進行低溫煉苗,提高幼苗抗性。
播種前應澆足底水,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如苗床過干,可在晴天適當噴水,噴水后要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濕度,濕度過大時可用鋸末等吸潮,防止病害發(fā)生。當?shù)?片真葉展開時,可用0.3%-0.5%的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1次,當苗齡30天左右,有3—4片真葉時即可移栽。
3適時定植
2月中、下旬,當幼苗有3-4片真葉時定植。12月下旬播種的可在2月上旬定植。定植前要深翻土壤,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2000-2500kg、三元復合肥120kg。定植前15天左右扣棚,扣棚后日夜密閉,以提高土溫。定植前3-5天,整地筑畦,畦面筑成龜背形,畦寬1.5m(連溝),6m寬大棚筑成4畦。定植時每畦栽2行,株距0.5-0.6m,每667m2栽1600-2000株,定植后要及時覆蓋地膜。
4田間管理
4A溫度管理定植后仍采用3層薄膜覆蓋,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15-20℃。定植后4~7天,植株緩苗后,要適當降低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間12-18℃,以防植株徒長。當溫度上升到30℃以上時,即應通風換氣。4月下旬以后,外界氣溫較高,可拆除大棚內(nèi)的小拱棚,甚至可拆除大棚裙邊,改成防雨棚。
4.2肥水管理 采用地膜覆蓋定植的晶華南瓜,一般不必澆緩苗水,最好采用滴灌,并與追肥相結合。因晶華南瓜果臍有裂縫,濕度大時易腐爛,因此,空氣、土壤濕度寧干勿濕。晶華南瓜需要充足的肥料。一般在第1批瓜坐果后的膨大期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m2施復合肥20-25kg;第2次追肥應在第1批瓜采收后、第2至第3批瓜的坐果期,每667m2施復合肥25-40kg。采用地膜覆蓋的晶華南瓜易造成不缺肥水的假象,如不注意,極易引起植株早衰,因此后期肥水極為重要。
4.3保花保果 晶華南瓜結瓜早期,在雌花開放時用8000mg/kg的西葫蘆高效坐果王涂抹南瓜子房效果較好,也可用10mg/L的2,4-D溶液涂抹雌花子房,涂抹時嚴禁藥液涂灑在莖葉上,以免造成藥害。結瓜中后期則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在每天上午8-9時,采剛剛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把雄蕊的花粉輕輕地涂在雌花的柱頭上即可。
4.4病蟲害防治 晶華南瓜的主要病蟲害為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蟲、美洲斑潛蠅等,應及時防治。因晶華南瓜果臍有裂縫,特別易感染灰霉病,可結合涂花,用速克靈、撲海因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銹寧防治。病毒病可用病毒A、病毒靈防治。蚜蟲用一遍凈防治,也可采用黃板誘蚜。美洲斑潛蠅用阿維菌素、銳勁特防治。
5采收
晶華南瓜以采收嫩瓜為主。一般謝花10-12天,瓜重250-350g時即可采收。12月下旬播種的,翌年3月中、下旬采收,至5月下旬采收完畢,每667m2產(chǎn)量4500k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