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播種前對牧草種子的處理要點

       日期:2016-09-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1    
    因牧草品種的差異,播前須進行處理。如硬實處理和根瘤菌的接種,有利于種子的萌發,保證播種質量。許多豆科牧草種子的種皮都具有一層排列緊密長柱狀的馬氏細胞,水分不易滲入,阻礙了吸水膨脹萌發。苜蓿的硬實率為10%,草木樨為39%。
        因此,在播種豆科牧草前,應對硬實種子進行處理。
        硬實處理 1、擦破種皮 可以用碾子碾壓或用碾壓機處理,也可以將豆科牧草種子與一定數量的碎石、沙礫混合后放入攪拌震蕩器中進行攪拌震蕩,直到種子表面粗糙起毛,但以不壓壞種子為宜。2、變溫浸種 一般在土壤濕潤或灌溉良好的地方可以采用。
        通常是用熱水將種子浸泡一晝夜后撈出,白天放太陽下暴曬,夜間轉至涼爽處,并經常加一些水保持種子濕潤,當大部分種子膨脹時,就可根據墑情播種。3、酸處理 在種子中加入硫酸或鹽酸并與種子攪拌均勻,當種皮出現裂紋時,將種子放入流水中清洗干凈,略加晾曬便可播種。
        接種根瘤菌 豆科牧草能與根瘤菌共生固氮,但是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與土壤中的根瘤菌數量密切相關,特別是在新墾土地上首次種植豆科牧草,或在同一地塊再次種植同一種豆科牧草或者在過分干旱而酸度又高的地塊上種植豆科牧草,都要通過拌根瘤菌來增加根瘤數量,以提高豆科牧草的產量和品質。豆科牧草接種根瘤菌時,首先要根據牧草的品種確定根瘤菌的種類,其次要掌握科學的接種方法。接種方法目前在實踐中應用較多的三種:干瘤法、鮮瘤法和菌劑拌種法。
        1、干瘤法 就是選取盛花期豆科牧草根部,用水沖洗,放在避風、陰暗、涼爽、陽光不易照射的地方使其慢慢陰干,在牧草播種前將其磨碎拌種。2、鮮瘤法就是將根瘤菌或磨碎的干根用少量水稀釋后與蒸煮過的泥土混拌在20~25℃的條件下培養3~5天,將這種菌劑與待播種子拌種。3、根瘤菌劑接種就是將根瘤菌制劑按照說明配成菌液噴灑到種子上,用根瘤菌劑拌種的標準比例是1公斤種子拌5克菌劑。在接拌種時,不在太陽直射下接種,已拌種根瘤菌的種子不與生石灰或大量肥料接觸,以免殺傷根瘤菌,接種同族根瘤菌有效而不同族相互接種無效。
        去芒處理 此外,一些禾本科牧草的種子常常有芒、穎片等附屬物。這些附屬物在收獲和加工過程中不易除掉。為保證種子的播種質量以及干燥和清選等工作的順利進行,應對種子進行去芒處理。去芒可以采用去芒機或用環形鎮壓器壓后篩選。其它科牧草的催芽,無論是蓼科還是菊科牧草在播種前一般都要浸種催芽。方法是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一段時間,水的溫度和浸泡時間長短可根據種子的特點來確定。如串葉松香草種子在播前應用30℃的水浸泡12小時,然后再進行播種;魯梅克斯在播前要將種子用布包好放入40℃的水中浸泡6~8小時,撈出后晾曬在25~28℃的環境中催芽15~20小時,約有70%~80%的種子胚胎破殼時再進行播種。
        在墑情好的條件下,可進行直播。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