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6周以下齡雛雞疾病預防與控制策略

       日期:2015-09-0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1    
      對于雞群的綜合保健,疾病防控的基本原則與方法,在上期已做了詳細的講述。那么在實際的生產中,雞群在不同的飼養階段,容易發生哪些疾病?應怎樣控制呢?   育雛期的防病原則  1、加強飼養管理,保持環境穩定。給雞群提供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環境條件,如優質全價的飼料、清潔的飲水、正確的光照強度與時間、適宜的溫濕度、合理的通風換氣、適宜的飼養密度等,環境改變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 

      飼養管理不善或環境劇烈變化對雛雞的影響非常嚴重,是此時期雞群患病的主要形式或誘因。如脫水、藥物中毒、大腸桿菌病、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炎等。 

      2、免疫集中期,落實好各項免疫。免疫項目多,大部分疾病的免疫在此階段完成初次免疫與加強免疫,免疫成功不僅可以保護育雛、育成期的雞群健康,而且可激活免疫系統,為以后階段的免疫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此階段免疫是雞群一生免疫的基礎。 

      3、強調環境控制,加強隔離、衛生、消毒措施。雞群自身抵抗力差,再加上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免疫空白期,決定了雞群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在做好免疫的同時,加強環境控制,做好隔離、衛生、消毒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有效防控疾病必不可少的條件。  0-3周齡的疾病預防與控制策略  (一)、第1周:母抗保護期 

      第一周雛雞的特點:學習采食、飲水,適應新環境期。絨毛保溫能力差,不具備體溫調節能力,對外界溫度的變化敏感。母源抗體高,雖然獲得了對部分疾病如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等的抵抗力,但自身抵抗力差,對某些細菌、病毒病易感,如對綠濃桿菌病、大腸桿菌病、馬立克氏病等高度敏感。 

      要想養好雛雞,首先要加強飼養管理,按種雞場提供的飼養管理手冊給雞群提供適宜的生存條件,如喂料、飲水、光照、溫度、濕度等,使雞群及時學會采食、飲水,并保證環境溫濕度的恒定,避免忽冷忽熱。在疾病防控上要注意有效控制馬立克氏病、假母雞及脫水、煤氣中毒及某些藥物中毒等疾病的發生。 

      Ⅰ、脫水 

      經過長途運輸的雞只,都有不同程度的脫水,表現出雛雞雞體消瘦、腳趾發紺、臥地不動等特征,要求采取積極措施來緩解脫水,千萬不要雪上加霜。 

      造成脫水的原因包括:長途運輸過程中的水分損失;雛雞舍溫度過高和雞舍濕度太小等。因此當雛雞運到前要做好雞舍內的溫度與濕度控制工作,保持舍內溫度37℃以上,濕度維持在65%左右;雛雞運到后要先飲水后開食,盡可能早的讓雞只飲到水,可以在飲水中加3%的葡萄糖液和電解多維;及時挑揀出脫水嚴重的雞只分籠飼養。 

      Ⅱ、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假母雞) 

      養殖戶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后備雞培育特好,體重、均勻度都達標,可就產蛋期間雞群到不了產蛋高峰,仔細觀察雞群發現,部分雞群根本就不能產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狀呢?這是因為雛雞在1-2周內感染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輸卵管不發育或間斷性發育。 本病特點:發病率為0。5-30%不等,死亡率為1-2%,蛋雞外觀無異常,如正常雞,產蛋前不易被發現,只有產蛋時能被發現,投抗菌素治療無效。剖檢時輸卵管不發育或間斷性發育,輸卵管壁如膀胱樣,或輸卵管內充滿透明的液體,泄殖腔內有的根本沒有輸卵管的開口,或輸卵管開口處有白泡,但卵巢發育正常。 

      發病主要原因:①、雛雞在1-2周內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②、雞場被傳支感染;③、傳支免疫不確實;④、育雛前2周內雞舍內外環境控制不好;⑤、有大腸桿菌及霉菌毒素繼發感染;⑥、有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造成傳支免疫失敗;⑦、傳支免疫程序不適合本場實際情況等。 

      控制策略: 

      1、雞群免疫。1日齡使用新支二聯活疫苗,選用H120或MA5疫苗毒株。 

      2、加強進雛前雞舍的清洗、消毒,進雛后雞舍內外環境的控制,每天雞舍內外環境徹底消毒一次,減少舍內外傳支病毒含量。 

      3、加強雛雞2周以內的飼養管理,保持溫度穩定,減少溫度、濕度忽高忽低對雞群的應激。 

      4、預防支原體、大腸桿菌等條件性疾病的發生,防止霉菌毒素中毒,這些疾病的發生會破壞呼吸道粘膜屏障或造成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失敗。 

      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免疫的關鍵點控制: 

      1、免疫原則。及早落實免疫,及早建立局部粘膜抵抗力,保護疾病感染的門戶。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傳播能力強,可經空氣傳播,經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感染。當前養殖環境中存在大量病原,雞群隨時面臨被感染的威脅,因此,雛雞到場后應立即進行活疫苗免疫,及早建立局部粘膜的抵抗力,是成功預防該病的有效手段。 

      2、疫苗選擇。由于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血清型眾多,各型之間交叉保護作用差,所以免疫時盡可能選擇多的血清型疫苗,形成交叉保護。首免用H120或MA5毒株,二免(7日齡)可用H120+2880毒株,三免(17日齡)活苗(Mass株和Coon株)+滅活苗免疫(新支二聯油苗)。 

      3、免疫方法。一般采用滴鼻、點眼法。滴鼻接種時:堵住一側鼻孔,向另一側鼻孔內滴入疫苗液。點眼接種時:側位抱定雞只,向睜開的眼中滴入一滴疫苗液,待疫苗液吸收后放開雞只。 

      4、免疫注意事項: 

      1 )、用專用的疫苗滴瓶,使用前高溫消毒; 

      2)、用專用稀釋液或滅菌蒸餾水稀釋疫苗,疫苗要充分溶解; 

      3)、滴嘴離雞眼或鼻孔0。5cm,不能直接接觸; 

      4)、保證疫苗完全吸收后再放開雞只; 

      5)、稀釋好的疫苗液在30分鐘之內用完; 

      6)、免疫完成后對剩余的疫苗液、免疫器具徹底消毒。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