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天麻性狀退化的原因和防治

       日期:2015-09-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5    
       麻性狀退化表現常為箭麻產量下降,個體變小、細長;米麻和白麻產量大量降低,姜黃色或淺褐色,抗逆性差,原有產量和性狀得不到充分體現。其原因一般有如下幾個方面: 
       
      1.多代無性繁殖。一般經5~6代無性繁殖后就開始出現退化現象,但在不同土質上栽培,退化的快慢程度有差異,用花崗巖土壤栽培的退化較慢,其次為黃棕壤沙土母質,頁巖或石灰巖風化形成的偏酸性土壤。 
       
      2.連作。一般情況下,頭年產量高,次年低,3~4年后,產量迅速下降。 
       
      3.蜜環菌退化。先是表現為適應性、抗逆性降低,菌索生長緩慢;繼而出現菌索無彈性、易碎,甚至變成空殼。隨著轉接代數不斷增加,蜜環菌在菌材上形成又粗、又長、又多而分枝的棕黑色菌索網。 
       
      4.密集深層栽培。此法導致天麻生長過程中缺乏氧氣,而導致生命力下降。 
       
      5.病害。老種麻、老菌材、老窩子最易感病,輕者生長不好,重者絕收。 
       
      6.高溫。誘導加速發病,造成天麻生長不良,最明顯的是箭麻頭部呈“瓶頸”狀,米麻、小白麻增多,爛麻增多。 
       
      防治方法:①用野生種和異地引種,特別是從地勢高處向低處引種。②篩選培育優質蜜環菌種,提純擴大,分系比較,復壯繁殖,培育優質菌材,用優質疏松的培養料作填充料和覆蓋物。③更換栽培場所,選用酸性沙壤土,避免連作。④采用有性繁殖技術。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相交替,有性繁殖的球莖只種4~5代。⑤應用雜交種。⑥嚴防病害。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