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食用菌周年輪作栽培技術

       日期:2015-10-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4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夏莊村是食用菌生產專業村,經過菇農20多年的探索和買踐,逐步形成平菇、雞腿菇、草菇周年輪作栽培模式,筆者將他們的栽培技術進行初步總結,供大家參考。 

        一、生產季節及茬口安排 

        9~11月生產平菇,12月至次年5月生產雞腿菇,6~8月生產草菇,中間一般間隔10天左右,進行棚室清理和消毒等工作。 

        二、品種選擇和栽培技術 

        1.平菇生產 

        平菇生產一般從8月底開始拌料,主要栽培原料為棉籽殼和玉米芯,外加米糠、麥麩等輔料,同時按比例加入復合肥、石灰、石膏、殺蟲殺菌劑等,原料拌好后,一般用塑料薄膜覆蓋20小時左右后開始裝袋,袋子用直徑為22~25厘米的聚乙烯筒料截成40~50厘米長,每袋裝干料1~1.5公斤。平菇品種選用廣溫型、適應袋栽、菇形美觀、頭潮菇轉化率在60%以上的新品種“1912”。該品種菇體片大,特整齊,蓋大肉嫩,口感好,不破碎爛邊,在本地栽培9月下旬就可以出菇,全生育期轉化率可達300%左右,很受菇農喜愛。此地平菇生產周期內一般可采3~4茬菇,然后就清理菇棚,進行雞腿菇生產。中間生產管理同常規管理,沒有特別要求。 

        2.雞腿菇生產 

        雞腿菇生產從11月下旬開始拌料,主要栽培原料是棉籽殼,輔料是米糠、麥麩,外加復合肥、石灰、石膏等,雞腿菇發菌期一般在25~45天,拌料后用塑料薄膜蓋2~3天,等料中心溫度達到70℃左右持續約半天,進行翻堆1~2次,1星期左右后開始裝袋,袋子選用22厘米X4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裝袋的同時進行打眼播種,品種選用“特白33”,用小菌種塊堵塞料眼,一般每袋四周間隔打10~15個眼,播種后將袋子呈“井”字形進行排列,一般疊4~5層。由于雞腿菇必須覆土才出菇,因而發好菌后,一般破袋進行覆土。覆土層要求土質疏松、富有營養,同時進行殺蟲殺菌,以免污染影響雞腿菇生長發育。雞腿菇菌絲覆土后半個月左右開始出菇,出菇后及時采收,防止菇老化開傘,影響質量。每采收一茬菇后,都要補充水分和營養,正常管理可以出3~4茬,每 100公斤干料可出100~150公斤雞腿菇。 

        3.草菇生產管理 

        雞腿菇在5月份生產結束,清理棚室后,就可以著手進行草菇生產,草菇生產在此地一般是先袋裝料養菌,然后覆土栽培,選用品種是“V23”或“V238”,一般從6月份開始生產,至8月底結束,可以生產2茬,由于生產時間處于夏季,要特別注意做好病蟲防治工作。出菇后,要及時采收,防止菇老化開傘,影響品質,此地生產草菇栽培原料選用棉籽殼和玉米芯,正常轉化率在20%~35%。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